无人机巡线,为输电工人节省了大量体力精力
12月18日以来,云南省曲靖市遭遇今年入冬以来第一波强降温天气。全市六县一市三区的最低气温一度逼近零下7摄氏度。寒潮预警解除后,截至23日16时,曲靖电网35千伏及以上线路运行正常。部分10千伏线路出现故障和断线情况,但由于抢修及时并积极为部分停电村庄提供应急发电机,没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这主要得力于曲靖电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曲靖供电局安监部主任陈虓介绍说,近年来,曲靖供电局得益于云南电网公司(省公司)的大力支持,在主网领域,安装了大量智能监测系统,大范围推广无人机巡线,探索尝试机器人巡维,在配网领域,大力度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了电网抗灾能力。
“输电线路工人不用吃苦了”
12月19日,是冰冻天气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现场测试的数据显示,千伏镇多甲线经过的部分区域气温低至零下6.3摄氏度。
在曲靖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三楼的办公室,输电八班班长任泽志坐在电脑旁,目不转睛地盯着“云南电网防灾减灾管理平台”。身旁的一取暖器正散发着阵阵暖流,桌上的一杯茶水热气腾腾。
“坐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到线路情况,曾经是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49岁的任泽志,从参工之日起就在输电领域,干了30多年的线路工作。
曲靖供电局管辖有35千伏至千伏输电线路条,总长公里,杆塔有基。不少线路分布于会泽、宣威、富源、罗平高海拔山区。
每个冬季,都会有线路受到冰雪影响,踏冰卧雪开展巡线工作是任泽志们工作内容的必选项。在此期间所吃的苦头,任泽志可以讲几天几夜。
年2月,曲靖遭遇一周的低温天气,在连续6、7天的观冰、除冰过程中,任泽志们每天早上7点就出发,在大山的毛路、荆棘丛中一穿就是一整天,还要在风头、垭口等覆冰严重的杆塔上攀爬、通过击打的方式进行人工除冰,通常要晚上10点多钟,大半身衣服湿透才饥肠辘辘地冒着严寒往山下走。
冷、饿、摔跤……一度是线路工人冬天工作的最深印象。
高科技产品的运用,让年轻人成为抗冰主力
曾经一遇冰冻天气就把心悬起来的任泽志,在今年的冰冻天气却安之若素。他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