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热水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省
·下辖地区
关营、热水、云沟等
·政府驻地
热水镇关营村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宣威市西南部,与沾益县菱角乡相连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著名景点
小江,岱海湖,老黎山,响宗湖等
·火车站
宣威火车站
·车牌代码
云D
历史沿革
从西汉至唐,热水全境属健为郡存马县,上隶健为、建宁、麻州等郡。两宋属东爨乌蛮磨弥殿部。元至元13年(年),隶属云南中书行省曲靖路(府)沾益州瓮歹营、二官营。清朝属宣威州加惠里,下辖10甲。中华民国元年(年),属五大区之一的保宣区。保宣区辖20保,含今落水和热水。宣德、宣慰、宣抚、宣勤4保为下4保,宣慎、宣扬、宣明、宣武为上4保,各设一分团;宣布、宣教两保合设一分团。宣德保即今落水镇黄路村,辖4甲、6村、户、丁、人口;宣慰保即今落水镇落水村,四甲、7村、户、丁、口;宣勤保含今花鱼、陡沟、格依,7甲、7村、户、1丁、口;宣慎保含今阿浪、吉科、色卡,4甲、8村、户、丁、口;宣扬保含今建新、热水、营沟、关营、秧草,4甲、14村,户、丁、口;宣明保含今得德、干海、海得、黎山,5甲、22村、户、丁、口;宣武保即今沾益菱角,6甲、23村、户、丁、口;宣布保,即今务德镇的卜嘎等地,5甲、16村、户、丁、户;宣教保,即今沾益德泽,4甲、7村、户、丁、口。民国7年(年),属宣威县12个区之一西南区,辖民国元年的10保。民国21年(年),属宣威县12个区之一的第八区。民国30年(年)属宣威县23个扩大乡中迤述乡和热水乡。年后,辖区变化较大。年4月,为全县6大行政区第四区(辖区热水、落水、板桥)。年6月,属宣威县第十二区,从西泽划入上述迤一片,改名为中村。辖关营、热水、建新、得德、岱海、黎山、秧草、卜嘎、新华、茨嘎、响宗、述迤、柏木、窑上、格依、花鱼、色卡17个乡。年,划出西南部的块所、菱角二乡归沾益县管辖。年,为宣威县第八区。年,划出牛栏江边太阳乡归会泽县。年,为热水公社。年,为热水区,辖28个小公社。年为热水公社,辖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绿水、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兴、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28个大队。年,为热水区,划出小江以西5个大队(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并为4个小乡归宣威市务德镇。年,为热水乡。年,改为热水镇,辖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新22个村民委员会,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
基础设施
截止年底,通过三期电网改造、三期基本烟(农)田、卫星转星调整、国债人饮等工程的建设,该镇22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该镇有长38.7公里的黑岱线、长50公里的虹热线两条经济主干道,累计投入资金余万元,全线油化黑岱线,油化虹热线12公里。境内县乡公路、乡村公路、村间道路纵横交错,纵贯全境,通车总里程公里,交通网络相对健全,乡村公路、村间道路通行能力一般。
通过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至亩,水利化程度由不足5%提升至43%,建成高稳产农田地亩,人均占有0.71亩。深入贯彻"小城镇大战略"方针,按照曲靖市级重点小城镇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集镇修编,扎实开展控制性详规工作,部分启动或即将启动关营到山脚、关营村间主干道、热水至营沟通村道路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关营为中心,外联山脚、热水、营沟的集镇规模。集镇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成效明显,截止年底,绿化关营集镇平方米,安装街灯21盏,硬化街道平方米,建排水系统米,建公厕1个,集镇功能逐步健全。围绕打造集镇亮点,提高集镇品位,增强集镇带动、辐射、吸纳功能目标,启动了集镇活动广场建设工程。到年底,全镇建有沼气池农户户;装有太阳能农户户;建有小水窖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农户户。全镇有2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个自然村已通电;有个自然村已通路;有户已通电视机;有个自然村已通电话;目前全镇无路灯。有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农村经济
(一)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46元;农业生产总值23万元,人均.5元,其中第一产业万元,占49.2%,二、三产业万元,占6.1%。
(二)年,全镇财政收入万元,人均.2元,占宣威市的12%。其中,烤烟农特税万元,工商各税万元(营业税万元,个人所得税1万元,印花税0万元,屠宰税0万元,耕占税0万元),财政总收入较上年减少万元,其中,烤烟农特税减少万元。财政支出情况:年,上届上级支出万元,本级支出万元,当年结余负万元,滚存结余万元。全镇财政供养、半供养人员人(全供养人员人,半供养人员人)。
(三)年,全镇粮食种植22.万亩,总产量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3公斤。
(四)年,实现生猪存(出)栏()头,大牲畜存(出)栏()头,羊存(出)栏()只,家禽存(出)栏()只,肉类总产36吨,总产值万元。
(五)全镇林地面积.3亩,占土地面积的35.2%,占宣威市的1l.8%;其中,有林面积亩,蔬林面积亩,灌木面积亩,用材林面积22亩,防护林面积亩,新炭林面积亩,经济林面积亩,森林覆盖率57.9%,高全市12%。
(六)热水是亚洲烤烟生产第一大镇,种植面积占宣威市1/4强,历届党委政府为巩固和发展这一支柱产业,始终坚持以"国内一流、世界知名、进口替代"为目标,明确了"在节令上着力,在管理上加压,在烘烤上突破,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创新"的工作思路,一直致力于实现烤烟产业由大到强致精转变。年,烤烟生产受"双控"政策影响,全年完成计划种植面积6.48万亩,指令性收购计划16.5万担,实现产值万元,烤烟农特税万元,有所滑坡。年,在进一步落实"双控"政策的基础上,完成7万亩指导性种植面积和19.6万担指令性收购任务,实现总产值01.万元,较上年增.万元,其中,收购上等烟.万斤,占59.7%,收购中等烟.万斤,占40.%,上中等烟产值.万元,均价12.元。
(七)年,完成优质玉米种植7.5万亩,产粮.2万公斤,实现产值万元。种植马铃薯9.55万亩(其中小春薯亩,大春薯亩,秋薯亩),实现产值万元,销售收入万元,薯类商品率达50%。
特色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建新沿小江河谷光热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抓好亩优质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二积极引导、大胆尝试,引进试种了50亩当归、亩单参、亩板兰根,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奠定了基础。三是抓住林业结构调整契机,栽植核桃1.3万亩,力争尽快建成10万亩干果基地,从"生态建设、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做活山地文章。四是局部实验示范种植时鲜蔬菜、雪莲果、万寿菊、大棚花卉等,为农业发展多作有益尝试。五是紧紧抓住小额信贷拉动宣威火腿优质原料基地建设这一契机,以生猪"八改"推广为重点,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加大草食畜的养殖推广力度,促进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先后建成龙海生猪养殖园区、阿浪黑山羊养殖园区和横旦地黑山羊选育场、市级黎山肉牛养殖小区和秧草黑山羊养殖小区,持续加大育肥示范户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以阿浪、干海、秧草为重点的优质畜禽养殖基地。蓝颈鸵鸟原产与非洲,兼有鸟类和反刍动物特性,具有较强的食草性和自然抗病力,耐粗饲。而且浑身是宝,鸟肉,鸟皮、鸟毛、鸟蛋和鸟血等都能各尽其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我国80年代试养,90年代后逐渐向西南地区推广发展,取得较好的效益。热水镇云沟村杨世庆在详细了解了鸵鸟繁殖生产快、饲养成本低、经济价值高,抗病力强等特点和具体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结合云沟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瞅准鸵鸟养殖这一新型产业,走出一条特色养殖致富新路子。去年杨世庆从广州以每只元价格,引进76只蓝颈鸵鸟进行饲养。他购买相关书籍来学习摸索,逐渐掌握饲养方法,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年在热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驻村指导员的指导帮助下,又新扩建了平方米鸵鸟养殖场,种植14亩鸵鸟饲料。原先的76只鸵鸟已经繁殖到只,按每只商品鸵鸟2元的出售价计算,今年可创收40余万元,实现纯收入10元。养殖场内,只见一只只体高约二米、体态似稳健的大鸟,时儿撒开双腿奔跑,时儿悠闲自得地啄着青草,显然早已"子孙满堂"的蓝颈鸵鸟已经习惯了云沟的生活,并准备长期在此繁衍生息。
资源环境
热水镇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是有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全镇耕地面积18.8万亩,其中田地亩、林地.3亩。二是物产丰富,金属矿藏有铁、铅、铜、银、锌等,但储量较小,开发价值不大;非金属矿藏有硫、无烟煤等,其中以无烟煤贮藏量为大,主要分布在建新、花鱼、窑上、阿浪、格依等村;建材原料主要有石灰石、粘土、陶土等;植物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灌木和野生药材等;野生动物有獐、麂、狐、獾、穿山甲、雉鸡、野鸡等。三是有一定的水力资源,除小江水力储量8.3万千瓦外,境内尚有由"三坝四河七湖七库"交织而成的水系(三坝指柏木松子口塘坝、建新黑泥沟塘坝、吉科二道河塘坝,四河是小江、二道河、阿浪河、绿水河,七湖为窑上海子、绿茵塘、三塘水、李家洼、鹰窝海子、秀水湖、岱海湖,七库有岱海水库、吉科水库、陡沟水库、得德水库、秧草凹水库、海德水库、花鱼水库),全镇水资源总量97.5万m3,实际可利用85万m3,水利化程度为43%。
综合来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