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首先要吐干净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zhongxiyizixun/29862.html
在古桥繁多的“水城”,
造一座如何的新桥?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建在桥上的城市。其筑城之始便是依据水系摆放而造,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又引两江入城。如今城内水网密布,锦江、金河、沙河、御河、磨底河、水碾河......众多大小河流交错环绕,人家傍水而居,江众而多作桥。
早在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就被这座城里美妙绝伦的桥所吸引。他乘着小舟游遍锦江,不禁感叹着眼前这座“水城”和故乡威尼斯相似的景象。他写道,“此川之宽,不类河流,竟似一海”,锦江上有一石桥,桥“宽八布,长半里”,这座桥后被考证为“万里桥”。(即今成都市南门大桥)
关于此桥的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刘禹锡有“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薛涛有“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陆游有“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仅此一桥,流传的诗句就数不胜数。
何况老成都的桥太多,数字命名的就能从零数到十几:半边桥、一心桥、二仙桥、双桥子、三洞桥、驷马桥、五桂桥、八里桥、九眼桥、十二桥......据资料显示,清末时成都全城桥近座,遗憾的是,这些关于桥记忆已经在不可避免地逝去了,那些没有被歌咏或书写的桥更是在历史的烟云中消散。
●20世纪初,成都万里桥(南门大桥)。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初,成都九眼桥。图片来自网络
是的,关于“老桥”的记忆或许无法全部留住,但“新桥”和关于它的文化正在被创造出来——这些“新”或是在老桥旧址上的更新蜕变,或是延续了城市基因的全新创造,比如我们熟知的廊桥、九眼桥,历经修缮和更新成为成都的一张张文化名片......
●廊桥THEBRIDGE改造。摄影:方正?尔见摄影
去年年底刚开放的“五岔子大桥”,更是新证。
●新建的五岔子大桥,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德国Buschmeyer+Cai提供设计咨询。从年立项,年开始设计,年底动工,历时3年建造完成。桥梁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部园区府河沿线,沿公济桥路东西方向走向,与府河正交,位于新会展中心以东,横跨锦江,西连红星路南沿线,接入江滩公园,向东跨越熊家桥路,连中和老城区。
这是一座横跨锦江、形如“莫比乌斯环”的人行桥,其建造难度堪称中国最复杂的人行桥之一,它同时也带动了城市中不同片区的连接和人文景观的新生。
“造桥”
远不止造一个建筑。
在正式探秘五岔子大桥之前,我们先说说“造桥”。
中国的造桥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逐渐发展形成不同的建造形式。以材质分有木、石、砖、竹、藤等;以形制分有拱桥、梁桥、浮桥、索桥等;以造型分又有飞阁、廊桥、曲桥、风水桥等等。广为人知的就有卢沟桥、广济桥、洛阳桥、五亭桥、安平桥等十大名桥,更不用说大家在小学时期就从课文中了解到的赵州桥了。
自古以来,这些桥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人在桥上,或走过、或驻足、或眺望......从古代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西湖断桥上,许仙与白娘子初遇又重逢。
再到现代徐志摩双关康桥,写故地离别伤怀;卞之琳写眼前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等,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可以说是引申不同含义最多的意象之一了,早已是超出交通功能之上的存在。
●卢沟桥。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南宋时期。图片来自网络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始建于隋朝。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现代,桥梁按用途又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建造难度和技术也各不相同。同时,现代桥梁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着影响。
我们看到,被誉为“基建狂魔”的中国疯狂输出,建设了许多为世界所惊叹的建筑及桥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代桥梁总数超过万座,而21世纪人类新建的世界前名高桥中,中国拥有90座。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球垂直高度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全球长度最长的高铁桥——丹昆特大桥、首次采用火箭建桥技术的悬索桥——四渡河大桥......这些高难度的桥梁建造一次次创造着中国造桥史的新高。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