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特约记者徐章喜晏廷勇)近年来,宣威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深入推进教育攻坚、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全市25万余名在校学生提供均衡教育,促进全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宣威市长期积淀形成的“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勤教、学生勤学”的“三苦两勤”办学精神不断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了宣威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宣威市有各级各类学校所,现有教职工名。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完全中学14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37所、小学所、教学点个,幼儿园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现有在校学生25.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8.19万人。
随着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宣威市实现了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的目标任务。目前,宣威市共有校舍面积.68万平方米。年以来,自筹资金9.96亿元,加快城区新建学校建设进度,新建宣威市第十中学和西宁街道第四完全小学、双龙街道第三完全小学、宣威市特殊教育学校、复兴街道第二完全小学等4所学校,迁建宣威市体育中学,有效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目前,宣威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体育中学正在建设中,其余学校均已建成招生,共增加学位个,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已全面消除。
宣威市扎实抓好校长、教师、后勤保障、教育管理“四支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入口关,激励“优”者从教。年至年,宣威市累计调整学校编制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招考选拔教师人,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是加强培养,促进教师队伍更“优”。年以来,宣威市累计投入培训资金余万元,培训教师9万余人(次),培训面98.8%。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采取学习典型、法治教育、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修身律己、立德树人。三是加强学习交流,优化组合师资队伍。宣威市大力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37个;加强城市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轮岗,每年优秀校长的轮岗比例15%以上、骨干教师的轮岗比例10%以上。
宣威市全力推动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全市平均每年有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高考成绩多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中职毕业生取得“双证”率97%(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