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宣威苗族文化
传承人张绍祥
以抢救和保护历史记忆为目的而存在的原始记录,表现形式通常为录音录像和其解释说明的文字信息。
我们来到城双路张绍祥老师家,年1月29日,云南省档案局(馆)档案征集管理处熊爱桃、陶冶等三位档案专家来到宣威,他们此行就一个任务:找到宣威苗族学者张绍祥,采集他的音像资料,聆听他讲述苗族历史文化,留下宣威苗族历史记忆。
宣威市户籍人口万多,苗族同胞不足人,分布在倘塘镇松林村马脖子自然村、热水镇吉科村、西泽乡建设村等地方。
上面的照片就是张绍祥老师,他年出生于倘塘镇松林村马脖子自然村,今年66岁,从宣威市文联退休。
说起这张照片,张绍祥老师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他22岁的时候照的,那年是年,他被推荐到云南民族学院上三年制大学,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看上去很帅吧!
我们陪同省档案局(馆)的熊爱桃、陶冶老师来到张老师家,开始和他攀谈,了解他的过往,那些留在张老师脑海里的记忆闸门被打开,如电影一般被慢慢重放……
张绍祥的口述个人故事张绍祥的父亲在威宁县石门坎小学读过书,重视教育,依靠辛勤劳作供他们兄弟姐妹上学,他自己读到初中三年级,期间跟着父亲学会了苗文。
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呆了一年多,当时国家在村级培养“赤脚医生”,张绍祥和倘塘镇的另外两人到了曲靖卫校学习。
张绍祥老师的岳母
在曲靖卫校学习了一年多,张绍祥毫无悬念的回到松林村卫生室,当起了“赤脚医生”,时间从至年。
在这期间,他和法宏村的一个苗族姑娘相爱,于年喜结连理。
年,张绍祥在当时松林公社的“硬骨头书记”杨二顺等人的推荐下,到了云南民族学院读三年制大学,这种大学当时叫“工农兵大学”。他说,当时松林村每年推荐一个,回族、彝族、苗族轮流推荐。
那一年,和他一样被推荐到云南民族学院读书的全省有40多个人,由于文化层次差异大,被分别编在三个不同的班级学习,主要课程是汉语言文学,附带开设民族政策课程。
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宣威县文教局工作。年调到宣威县人民检察院经济检查科工作,这期间到曲靖参加了法律知识培训,在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苗族民间文学作品。
就这样,文化部门发现了他,年,张绍祥被调到宣威县文化馆工作,归口文化局管理,再后来,他又到了文联工作。
从事文化工作后,张绍祥花费三年时间,徒步走遍了宣威所有苗族村寨,还有附近威宁县的一些苗族村寨,完成苗族民间故事多万字。
每次出发到苗族村寨,张老师都带上干粮、白酒和录音机,由于会说苗语,不管到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他就住在苗族同胞家里。
在松林,他住了一个多月;在威宁黑石头和哲觉,他发现很多苗族故事和宣威的大同小异;在热水小寨河,张绍祥老师惊喜地发现了苗族八姓的来历……
宣威苗族婚礼原来是这样的熊爱桃老师问起了张老师的爱情故事,一下子就把苗族婚礼的故事引了出来。张老师在当“赤脚医生”期间,经常到倘塘区开会,和法宏公社的一位王姓姑娘认识了,后来自由恋爱结合在了一起。
苗族未婚男女青年一般都通过大型活动结识。如果一个男青年看上了一个女青年,就请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媒人”,带上白酒、炒面、鸡等礼物,提前七天去说亲,相当于通风报信,告诉女方有个小伙子七天后要来提亲。
七天后,“男媒人”带上小伙子,还有小伙子的一个小伙伴,在旁晚时分落脚女方所在的村子,先在另一户人家歇脚吃饭。
饭毕,要请上这家的男主人,点上火把,在一同前往女方家,火把的寓意是“点着火把找媳妇”。如果风干物燥,再不济也要点上一根旱烟。
客人来了,女方这时候就要隆重登场了,女方的妈妈会叫来女儿,当然,女儿也是带上小伙伴的。当着客人的面,女方的妈妈会直接把男方的来意挑明。
请注意,这时候,就会有两种情况发生。如果女方不愿意,她会这样说:“我没有背水的本事,让他们到其他村走走吧!”如果愿意,她会这样说:“女儿是父母养大的,就由父母做主吧!”
镜头里的张绍祥老师
如果女方同意,自然是皆大欢喜,“男媒人”、小伙伴的事情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看男方的表现了。
第二天,男方小伙子装作很勤快的样子,在女方家干这干那,和女方及女方家人接触,以赢得好感,作最后一搏……晚上的灯光下,女方的父亲通常会从砂锅里捞出一对鸡舌头看看是否对称,以此确定一对新人是否真心。
当大家都满意后,男方会请人确定一个日子,由“男媒人”通知女方家。娶亲当日,男方家会准备一只羊、一袋炒面、一些白酒、鸡蛋、旱烟等,一行至少五个人,热热闹闹背着去娶亲。
在去的一行人中,有一个人专门替新郎说话办事,一般都选择新郎的亲老表,再不济也是辈分相同的老表。
新娘进门后,年轻人们自然要闹洞房,说说笑笑。本家考虑的很周到,专门准备一间“老人房”,提供给老人们欢乐,吹芦笙、讲故事,一个平日里安静的小村子好一番热闹。
张绍祥老师说: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婚礼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男方带去的礼物会比原来更多一些。
苗族民间故事《懒媳妇扯断天筋》在采访的最后,熊爱桃老师请张绍祥老师讲一个苗族民间故事《懒媳妇扯断天筋》。
很久以前,人们不用劳动,每天只管去扯天筋来做饭吃,只是数量有限,不多给,只管够吃一次。这样的日子当然是非常安逸舒适的。
可是,一个懒媳妇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懒媳妇懒得第二天再来,她就一直扯个不停,扯断了其中一根天筋。这时候天上传来了说话声:“你嫌少吗?全部拿去自己做吃吧!”只听得一声巨响,天上的其他天筋也落了下来。
此后,人间再无天筋,人类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了。故事还没有完,年1月30日,我们和省档案局(馆)的老师将一同前往倘塘镇松林村马脖子自然村,在那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作者:李文宏)
图文:宣威档案局
视频:宣威电视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