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6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数字科技馆和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协办的“雅努斯科学思维训练营”之“水木讲堂”秋季学期清华附中营(第三期)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拉开帷幕,讲座主题是“魅力无穷的机器人世界”。
北大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广明开启本次讲座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广明、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王京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张苏老师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资深媒体人何朝霞主持。除了现场参加活动的近百位清华附中师生,河南省淮阳中学、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甘肃省清水县丰望乡中学、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徐州树德中学的余位老师和同学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开始,中国科普研究所王京春副所长首先代表主办方对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中国科学探索中心主办的“雅努斯科学思维训练营”通过邀请知名科学家走进校园,与中学生面对面探讨科学与社会的话题,围绕科学与艺术、量子物理、人工智能、机器人、航天科技、行星探测、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讲座,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更大范围农村中学进行直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实践科学思维方法。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王京春做开场致辞科学思维训练营的第三讲来自谢广明教授。作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广明教授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智能仿生机器人与多机器人协作等,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得十余项发明专利。他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他还先后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不仅是《ScientificReports》等多个国际国内期刊的编委,还是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的创立者,曾接受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多个媒体报道和专访。为了感谢谢广明教授对青少年科学思维训练的大力支持,中国科普研究所特别邀请他担任“科学普及使者”,感谢他对于青少年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普及做出积极贡献!谢教授分享道,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日本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中7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把机器人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并于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指明了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年,美国发布机器人发展路线图,被列为美国实现制造业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年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表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既然机器人已经是上天入海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都能够干哪些事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什么关系?机器人是否最终会取代人类?谢广明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包括世界上第一位机器人公民,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发展技术,将孩子们带入魅力无穷的机器人世界。谢教授幽默地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机器人,无人的地方也有机器人!”认真聆听的清华附中同学讲座中,谢教授还重点分享了他所在的北京大学智能仿生设计实验室正在研究的仿生机器人,这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外形、运动原理或行为方式的机器系统,能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由于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不可估量。谢广明教授寓教于乐的讲座形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讲座结束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徐州树德中学的同学们踊跃参与讨论,通过现场及直播互动提问的方式与谢教授共同探讨对机器人的理解和思考。恰如谢广明教授在本次活动中写给孩子们的寄语:“学好魅力机器人,提升你的魅力人生!”探索科学未知,传播科学精神!相信这一系列活动必将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点燃星星之火。活动预告:
11月16日,“雅努斯科学思维训练营”之“水木讲堂”秋季学期清华附中营(第四期),郑永春教授将为大家带来讲座《火星,中国来了》,欢迎与我们一路同行!
关于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由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士其先生提议,经国务院批准于年成立。中国科普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直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的支撑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致力于科学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科技传播对象、内容、渠道及机制等理论研究,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监测和分析,科普效果评估,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调查及理论研究,科技科普教育的理论研究,国外科技传播研究,国内外科普作品和作家研究等,承担国家历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评估等工作。
关于中国科学探索中心中国科学探索中心是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非法人学术研究机构,中心成员由来自各领域的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的研究人员组成。中心主要对异常现象和声称进行科学探索,并把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使公众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中心与国际探索中心合作,在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备注: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收看讲座回放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