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特约记者沈良斌)如今走进宣威市的农村,“三堆”(草堆、柴堆、粪堆)不见了,呈现在人们眼前是水泥路进村入户,微型菜园、果园、花园随处可见。这是宣威市近3年来累计投入7.5亿元,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的一个剪影。
宣威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造生态文明村庄、改善乡村风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持续增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据统计,在年至年,该市共投入资金7.5亿元,全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农村危房2万余间,清理“三堆”近10万个,规范畜禽散养5.9万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8.8万吨,清理村内沟渠.9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6.7万吨;新建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场5座,配备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房、垃圾池共个,该市乡(镇、街道)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处理;新建乡(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座,完成污水治理自然村个,污水实现有效管控自然村个,有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13.21%。此外,还完成4个规模化养殖场大型沼气站建设。在年、年两年间,该市完成行政村公厕建设座,农村户厕改造4.万座,全市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粪污收集处理和资源利用率84%。
宣威市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为基点,以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创建内容,因村制宜、分类定档、分级评定,扎实推进美丽示范乡村创建。到目前为止,该市所有村庄均达到人居环境1档标准;评定人居环境红旗村面、人居环境示范村26个;突出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3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1个、县级美丽乡村7个,省级卫生乡(镇)14个、省级卫生村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