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泽天坑也叫睦乐天坑,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城西30公里处的西泽,(当地人称为“大窟坑”)在距乡政府东南约3公里的半山,有“云南第一坑”之称。坑口略呈椭圆形,约90米直径。,水蜿蜒多彩,山嶙峋多姿,是一个景色秀丽,风光迷人的地方。而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处云遮雾障的崇山峻岭间,素有“云南第一奇坑的西泽天坑,却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与山同乐,与水同欢的人们。
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越是来之不易。要想走近天坑,要想贪图天坑迷人的风光,当然也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随着我们艰苦的努力,随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山脚下裸露的岩壁上,几行用石灰书写的标语赫然醒目,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一段已经远去了的历史。
和“历史”挥手告别,我们继续前进。我们时而在高高低低的小路上走着,时而在嶙峋的石岩间攀援着。随着我们的攀援,随着我们的前进,一面面刀削斧劈般红色的石岩,一蓬蓬青翠欲滴的青草绿树,摇摇晃晃地朝我们走来,又摇摇晃晃地被我们抛在身后。伫足挥汗间,云遮雾障处,看山色朦胧,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犹如蓬莱仙境,令人赞叹。
蓦然问,一条倒挂在悬岩峭壁处的鳄鱼,张牙舞爪,扑进了我们的眼帘——定睛一看,原来那是一块由岩浆滴结而成,不知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打的钟乳石,它像是经由能工巧匠精心雕凿后倒挂在那里的一件形神兼备的工艺品,山风吹来,看似摇摇欲坠,却又丝纹不动——这就是有名的鳄鱼岩。
堪与鳄鱼岩相媲美的,是象鼻岩。一座红色的山峦,突起一块三角形的灰色岩石,岩石上茅草青青,编织成一顶绿色的桂冠,而灰色的岩石则朝下延伸着,延伸成一条大象的鼻子,巨大的红色山峦,则成为大象的身躯……
其实,看过鳄鱼岩,看过象鼻岩,天坑也就到了。此时,云消雾散,山山树树都已清晰起来,椭圆形的天坑,犹如红土地、犹如崇山峻岭睁大的一只巨眼,在仰望着悠悠的白云和朗朗的蓝天。
天坑,宽不可测,深也不可测。站在坑口探头俯视,只见天坑四壁陡直如刀削,如斧劈。尽管如此,天坑的四壁仍有说不出名的绿色植物攀附着,仍有千形百态的钟乳石让人眼花缭乱,仍有凹陷处宛若宫殿一座,令人称奇。
天坑也有洞。可通达天坑内壁,犹如天坑洞开的一扇窗户,所以人们称其为“窗凉洞”。据说“窗凉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而从“窗凉洞”处看天坑的底部,映人眼帘的则俨然一个绿色的世界,因为林林总总的绿色植物们,在阳光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在这里长着,绿着,并长成、绿成一派郁郁葱葱的迷人景致。偶尔的一声鸟鸣,若有若无地从天坑深处悠悠传来,的确让人感觉到了天坑的空旷与幽深,此时的天坑,也许就因为这一声鸟鸣,突然问幻化成为一个碧波荡漾的天然湖泊。
天坑,坑内景色迷人,而坑外的风光也一样的精彩。天坑附近,还有几个小天坑,其中以相互贯通的“双胞天坑最为独特,因为两坑相连处自然形成的天生桥,是与天坑相映成趣的一道亮丽景观,并为游人大笔大字书写了一段“双胞天坑天生桥,千人踩了万年牢”的旅游佳话。
欣赏天坑外的风光,最宜以一种不温不火,自然放松的心态,而戴一顶太阳帽,坐在天坑口,虽有惊,却无险,也许这是欣赏天坑外风光最佳姿势的选择。这样的姿势,可以和天坑一样,仰望蓝天朗朗、白云悠悠,远眺群山峥嵘、层峦叠嶂、山路蜿蜒,近观晶莹剔透的野果随风在技头摇曳成串串珍珠,以及嶙峋的山石在身旁
兀立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塑……
西泽天坑,景色是迷人的。
西泽天坑,也是热情好客的。
天坑畔的迎客松,已经伸出欢迎的双臂,等待着您的到来……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宣威最具影响力新媒体集团宣威最具影响力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