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宣威市龙潭镇乾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几十头西门塔尔牛或静立、或散步,姿态悠闲。宣威市乾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张元东介绍:“我们养殖场占地近平方米,一期建设完成以后,初步养殖规模达头能繁母牛,现在存栏60多头,紧接着到场的还有多头。”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
一直以来,龙潭镇各家各户都有养牛的习惯,但群众都是散养散卖,大多数还是养殖耕牛,存在品种杂、规模小、技术差等问题,传统肉牛产业既形不成规模也凸显不出效益。为把肉牛养殖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龙潭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服务”的原则,推进肉牛养殖示范场、养殖小区建设,变分散养殖为规模养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正在养殖场工作的龙潭镇大坡村村民李菊兰说:“我们在这里打工一天80块钱,一个月能来20多天,有时间就多来几天,一个月能有多块钱。”
养殖场的建设,不仅能让群众通过务工增加收益,还可以带动群众种植饲草料,引导更多群众投入肉牛养殖产业链,让当地群众走上“有牛可卖牛、没牛可种草、没地可打工”的多重增收路子。
张元东介绍:“从理论数据来说,一头牛一年草量是4吨至5吨,还要加入一些干草,我们就本着这一块,发展种植产业。目前在政府牵头下,我们推广青贮玉米等种植,也是种了几百亩。”
目前,龙潭镇存栏肉牛头,有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8户,存栏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48户。下一步,龙潭镇还将继续引导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张立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