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民间传奇解放初宣威流传着的九城富等十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解放初宣威流传着的十大地名

作者丨王人天

  

还在解放初,宣威就流传着一首《十大地名》歌,让走南闯北的人以此为见识,常常传唱着说出许多事物来,使人们惊奇不已。歌词是:“一是一自孔;二是二台坡;三是三道水;四是四里座;五是五里坪;六是六车灰;七是七座坟;八是八大河;九是九城富;十是十里铺。”一首歌说出了十个地名,且开头首字均以数字为序,从一数到十排名,每个地名都让人想到许多事物,从而也就增加了这首民歌的厚重,得到人们的喜欢,流传至今,笔者有幸搜集整理。

  

然而虽然说是宣威流传的地名歌,但是其中有一个地名并非宣威所有,只不过跟宣威较接近罢了。这个地名就是一自孔,地处富源胜境关下,属贵州管辖,是六盘水的一个乡,经查证,该地名在当地亦写作亦资孔。编入歌谣,推测应该是当时编歌的人在宣威找不到一字开头的地名,拿这个地名来充数。亦资孔是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红军长征时红四方面军也曾从该地经过。十个地名只有一个地名是外来的,其余均为宣威所有,也正说明了首创该歌的人应该是个走南闯北热爱家乡的宣威人,并且是几个人在闲聊时将谈到过的地方拼凑出来的,人们知道后就传开来了,成为人文美谈。

  

接下来再说说剩余的地名情况,以便对该歌有进一步了解。

  

二台坡在田坝镇四坪村委会,村名,位于四坪西南,属于高寒山区,村居半山坡上,因为从革香河到此村有两台坪子,故名。

  

三道水在宣威东驿线古驿道上,处于东山镇与羊场镇的交界处,天宝洞侧下,过去的马帮、背帮、商贩都要经过这里,现住有人家。在宣威,另外还有一个三道水的地名,就是落水镇三道村的三道水,但该歌所指据传唱人说不是那个三道水。

  

四里座就是四里座大桥,因桥得名,位于田坝镇的新民村革香河上,建于清朝光绪年间,长23米,宽4.6米,高28米,为单孔石拱人行桥。后来由于年重建了公路桥,与老桥形成了桥上桥的风景,已成为宣威的一个名景。

  

五里坪属龙场,村名,包括丁家村、朱家村和王家村。名称由来是龙场至龙山间横亘一山,山上有五里长的平坦大路,故叫五里坪。

  

六车灰,村名,位于东山镇上海那西南,山区,住有人家。名称由来是这个地方原是一块荞麦地,需要六车灰肥才够种荞子,故以此命名。年,此处才有人家定居。

  

七座坟,村名,在文兴火木,位于火木卡北面,属半山区,住有很多人家。传说在民国初年,该地在某一年的一天中葬了七座坟,从而成就了此名称。

  

八大河,村名,属东山镇,在过去,从马场到该地,要过大小河流八道,从而得名八道河,后来人们叫变了音,叫成八大河。

  

九城富,村名,位于板桥镇土城村,属半山区,地域辽阔,据说很久以前那里有一块地需要九车粪才够种庄稼,故取名九车粪,后来更名为九城富。

  

十里铺,原属来宾管辖,村名,位于古秦道上,因距县城十华里,曾在此设铺,故称十里铺,现已划归双龙街道办事处管辖。

  

歌已快作古,现有幸搜集,甚感有趣,特整理于此,既可作人文记载,又可与人聊乐,何况还有几分文化之味。

声明:本文选自宣威当代作家王人天先生文章,版权归原作者王人天先生所有!

滇黔资讯dianqianzixun

支持原创!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ms/6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