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宣威市双河乡农特产业助推乡村

花椒、杨梅、干酸菜、柑橘......这些都是双河乡近年来在市场上响当当的生态、环保绿色食品。通过多年的不断培育,双河农特产业逐年做大,增收效应明显。

年5月,双河乡杨家村党总支成立了宣威市垚淼森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整合双河乡9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90万元,大力发展优质农特产品产业,与宣威市坤太味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经过探索,建立了“村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合作社成员种植、加工、销售花椒、杨梅、干酸菜和柑橘等优质农特农产品。合作社履行带贫职责期间不但对杨家村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带动实现了全覆盖,还对其余9个村委会建档立卡户77户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在带贫机制基础上,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建基地、促带动。合作社引领全乡产业发展,常年建立辣椒种植基地亩,青菜基地亩,花椒基地亩(其中已获得花椒有机认证证书基地亩,正在进行绿色花椒基地认证亩)。年以来,合作社在沙拉坪流转20亩辣椒育苗基地,免费为全乡种植户提供余亩辣椒苗,受益农户余户。年共有户农户参与产业合作,40户45人参与合作社务工,35户取得土地流转收益,70户将取得不低于户均0元的收益。

细加工、促发展。合作社筹资.2万元建设酸菜加工厂1个,于年3月底开工,6月初完工。加工厂正式投产后,带动农民务工60人,务工收入万;带动本地优质大青菜种植亩,亩产2吨。合作社保底收购价0.8元/公斤,亩产值1元。有效带动全乡范围内农户户,产业及务工收入60.8万元。年全年,合作社盈余由70万元增加到万元,年上半年营收60万元。

重培训、提质量。合作社与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市总工会等单位建立长期帮扶关系,每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辣椒、花椒、青菜等作物种植管理技术培训1-2次,年累计培训约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技术,提高了产出农特产品的质量。

开门店、促销售。合作社在搞好种植、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双河乡农特产品,现已注册申领农特产品商标“双河桔宝、双河梅宝、云尚骄”,统一包装销售杨梅、柑橘、干酸菜、豆面条等土特产,、、年连续三年组团参加宣威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年1月在宣威市贵鑫农贸市场开设双河农特产品实体店,开辟微商、电子商务、网红促销等渠道。

立协议、促分红。村集体积极参与合作社产业规划、实施,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90万元投入到合作社,与合作社共谋发展,签订利益分配协议,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创造不低于5万元的村集体收益。

联合作、促共赢。充分发挥双河乡产业带贫合作社“领头羊”作用,着力农特产品开发,参与制定全乡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兴办加工实体,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构建销售网络,力争为双河乡下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添砖加瓦,动员其他村合作社参与,签订产业入股分红协议,整合全乡农特产品种植、开发等优势资源,实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文/图窦书华周正凡

责任编辑符开红浦亚青

公益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zx/10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