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人在北京在北京练摊,顺便历练人生

她——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担任过编辑,摆过摊创过业,如今在某互联网创业团队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若岁月静好,便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就多些历练。感恩,努力向明天!”这是李琼的生活写照。

李琼,是一位坚强勇敢,乐观开朗,敢爱敢闯的云南姑娘,在北京求学后,就开创着自己的传奇。笔者一直听朋友说过她的事迹,却一直见不着。

近日,在北京一个阴霾天,见到李琼与她的老公黄兵。医院咨询生育的事情后赶过来的。李琼已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去年春节结婚,笑起来眼睛眯得小小的,谈到孩子眼里都冒着幸福的泡泡,但对于是否在北京生产,3-5万的费用也是纠结,还考虑是否回去云南生孩子。

宣威人在北京,李琼对幸福未来憧憬着

辞职摆摊卖早点

聊到她过去一年摆摊卖早点的创业历程,黄兵不时补充几句。年8月,家庭各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她说那时天天脑海里都想着怎么赚钱。她朋友也在一旁支持,算着出来单干卖早餐可以赚多少,每天讨论对比分析,发现从企业出来,自己干可以更自由,也有更大的升值空间,为了Money,为了改变窘迫的现状,她与黄兵一商量:拼了!

毅然从企业出来卖早餐。鸡蛋灌饼、手抓饼等早餐都做过,凌晨起来准备食材,在朝阳区金台路办公楼附近卖早餐,与城管躲猫猫…都经历了。

摆摊前也就1万元储备资金。前期买米面回来练习,去外面调研,不断的尝试早餐产品,鸡蛋灌饼、手抓饼怎么做好吃,每天都练,经过几天的练习,后来团购了二手的摊车,开始出摊,“第一次面子拉不开,也放不开手脚,羞羞怯怯卖时就售出去20多份。那时客人急,只能边卖边抱歉”。后来生意好点,一天最多售出去多份。通常凌晨4点准备好早餐的材料,6点开始出门,骑摩托车近1小时才到摆摊点,卖到10点就开始收摊,下午再去买第二天早餐材料。年冬天开始做这生意的,家人知道也是不支持,但工作也辞了,只好任她做下去。

年的寒冬,人们享受着滑雪快乐,而李琼开始了她摆摊创业的经历。

李琼回忆起去年寒冬腊月摆摊创业的经历,也是一阵嘘嘘,当时早上摆摊赶得及,骑着摩托车带着材料,还遇上了车祸,与公交车相撞了!她与黄兵腿部都刮伤了,医院缝了针;后来还遇到电瓶被偷的事。即使很艰难,她还是坚持了整个寒冬。

她每天为店面位置、食品技术、产品类型等不断奔波、尝试,“刚开始也不懂摊位传播等事情,都弯弯绕绕的走过去浪费了有限的钱与精力”。“刚开始想盘一个店铺来做,但资金有限,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就先从摊车开始小本经营”。摆摊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流动资金跟不上,比较煎熬,比较难受。因为流动资金跟不上,无法进行食品改善和扩大经营,同时还面临信用卡大额还款问题。后来一天最多也能收入元左右,差的情况就保本。但整体是亏损,压力重重下坚持了8个月,最后还是重新找了工作,回到公司上班。

父亲患病重庆小伙子守候

李琼老家在宣威市倘塘镇得宜村,父母在家务农,家中还有大哥与一个妹妹,父母在家几亩薄田,平时种种土豆、玉米等作物,生活还过得去。但年父亲突患肝癌,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焦虑不安和惶恐。李琼当时刚毕业半年,工作待遇一般,在北京除了吃行这块,大头的钱都用来交房租。但还好在一家企业担任编辑,用心的干,还有点钱。为了父亲早日康复,他父亲开始了北京治疗之旅,兄妹三人东凑西借,手术的费用有了着落,后来让父亲先动了手术,就开始不断后期治疗。

北京的春天,处处透着生命的气息

父亲的患病,治疗费拮据,家里的困难,让她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过程,“最崩溃的时候还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人群里哭。那时真的很难过的,因为父亲生病,因为他治疗受罪痛苦”。治疗费、工作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山上,都喘不过气来,但她努力生活工作,照顾父亲,父亲也慢慢好起来。患难见真情,李琼是苦的,当身边有着一位重庆小伙子黄兵默默守护。谈到这段经历,她也是眼眸都是感动湿意,“老公(黄兵)是全身心待我好的那种人”。

黄兵过去在重庆也做过餐饮的。李琼来北京读研,他也追随而来,开始在北京一家公司担任保安岗位。父母知情后是不同意的,家中兄妹都劝说。她们只好偷偷来往,但李琼一直知道自己心里需要什么,从年与黄兵开始了马拉松,他对她好,对她家人好,都落在她父母兄妹眼里,去年他们总算瓜熟蒂落,获得父母认同。

回归企业为未来为孩子奔忙

与黄兵创业失败后,李琼到了一个创业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一职,她对财经一直感兴趣,创业团队也是互联网金融这块,“未来,我就属于元老层次的那一批啦,哈哈”。李琼所在的创业团队30多人,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处得比较融洽。

新的环境充满着温馨的气氛

李琼到新公司,薪资待遇提升不少;黄兵也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在一家红酒公司上班,两人生活相对宽松。在北京消费比较大,一部分固定用于房租(元/月),其他的主要就是家庭开支与寄回家里给父亲治病。

公司与住处有1小时的路程,因为有地铁还是比较方便。至于未来是否定居北京,李琼也不确定,“如果未来能轻松购买住房可能定居,但可能性不大,我觉得一辈子花费在一套房子上,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人除了房子,还有生活。”

李琼说她发福了,也不爱拍照,可能因为怀了身子缘故,每天比较容易困,周末爱宅家,晚上睡得也不安稳,常做梦。“可能最近考虑的事情比较多,还要再医院,价钱划算,或许也在北京生产,但若回去云南昆明生产也更方便家人照顾,都在考虑”。

李琼眼里的北京:又爱又恨的城市

北京是一个女孩30岁不结婚都不嫌晚的城市;是一个无论多早或多晚,地铁上都密密麻麻人头攒动的奋斗的城市;对她而言,是一个掺杂了复杂情感、爱恨交织的城市;是一个你在大马路上泪如雨下即便大声哭泣都无人理睬的城市;是一个想离开缺一直没离开的城市;更是一个来的人想走,走了的人想回来,没来过的人想来的地方。北京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资源比较多,机会无处不在,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无人干涉无疑是最吸引她的地方。

致要来北京发展的家乡朋友

李琼说:30岁之前的年轻人,我支持她到北京闯荡,毕竟机会较多,只要肯干、踏实干,总会有回报;但是对30多岁,毫无基础,没有一技之长的乡亲而言,我一般不太支持,这个地方对拖儿带女、急需养家糊口的人而言,不现实了,谈不上生活,为了谋求生存,舍弃太多,不值当。人一辈子很短,生活至上。

森蓝驻北京记者陈家献独家供稿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在北京打拼,是否也有类似的创业经历呢?如果你的朋友家人在北京,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欢迎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zx/10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