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宣威革香河风光

革香河在汇入北盘江之前是宣威的内流河,由两个水系汇集而成,一为起源于来宾的盘龙河流经龙场、格宜到达宝山和田坝交界处,与从羊场流经海岱、田坝的羊场河相遇,汇聚成北盘江的又一支流;并在宝山、田坝之间切下深谷,也在贵州盘县和宣威之间切下深谷,两个深谷形成的是定子峡谷链,就在这个峡谷链里,许多古老的神秘一直没有解开。

法窝岩溶洞

海西隧道法窝岩溶洞,是革香河畔第一个神奇的洞址,这个洞的洞口就开在革香河岸边的悬崖上,属于宝山的磨嘎村。洞口处离河底大约一千余米,是宣威境内两个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遗址之一,其活动的年代跟格宜三角洞遗址同属一个时期,也就是大约三千五百年以前。爬入洞口需要攀越一道二百米以上的缓崖,洞口门下是一道十几米高的壁立岩石,因此,古人怎么在这里生存谁也想象不出。入洞后,才发觉这洞口其实有些远古人工砌石,洞里的第一景观是个小山,当地人叫小绿山,其实那是座阴阳山。靠洞口的一边成为绿色,大抵是光的缘故,让那山上长满苔藓植物,而背开洞口的一面则白得耀眼,纯粹的岩浆凝固十分明显。其实,所谓的山也就是岩浆石的堆叠而已,现在那山还在不断地往上生长,因为从洞顶下滴的岩浆至今还没有停止。为此,法窝岩溶洞即使不是新石器遗址,也是地质探测的最佳选择点。洞里纷呈着无数空地,有许多被破坏了的钟乳,还有散落的人类活动遗迹。洞深到底有多长现在还无人知晓,一说几公里,一说十几公里,人们都是凭简单经历推测,因为,转过绿山的一条通道较为狭小,过了通道,可见洞内还有深沟,沟深几许也没有人具体探出,不过人可听到深沟里有阴河流淌的声音。或许是因为有河的缘故,因此洞内空气新鲜,长有阴竹,那竹在溶洞腹地如地上的竹子一般,一旦被拿到洞口随即爆开,似乎是一种见不得阳光的植物。法窝岩溶洞,一个神奇的人类生存遗址,也是一个未被探明的深深洞穴,这是革香河留给宣威人的一个神秘,也是一道风景。

海西隧道

距离法窝岩溶洞五百多米远的四里座桥上桥是宣威境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里座桥上桥位于宝山的厂房和田坝的新民村交界处,是宝田公路的咽喉。之所以说桥上桥,其实是两座桥重叠建造在一个地址上,形成桥上有桥的景观。上桥为钢筋混凝土建造,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主要用于现代机车通行;下桥为石拱桥,大抵建于上世纪40年代,只能通人不可通车。二桥重叠为一奇观,站在革香河峡谷的底部观桥,仿佛就是革香河上的一道屏风,抑或也可以它称之为门户。其实,这里的桥无论从宝山还是田坝说它都可以称为门户,而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位,其石拱桥就曾发挥过这样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现存这座罢了。据说,四里座现在的桥上桥原址上很早就有座跟现在存桥一样的石拱桥了,年,红军二、六军团虎头山战役后退入宝山,由此过桥转移,后面的国民党追兵来得汹涌,当地百姓为阻止国民党追兵便毁桥断路,可惜那桥建的实在,撬开两边的弧形角仍然不倒,有七个百姓便走到桥中央以身压桥,最终桥断下河,七名百姓也殉命于滔滔江水。国军被挡住,革香河两岸的通道也就此隔绝。石拱桥当然得重新修建,据说连修了几次,到要合拢的时候,那桥又自然垮塌。

四里座桥上桥

百姓们说,是当年落江的七个冤魂不想再建桥了。风水先生却说是江龙作怪,合龙时悬利剑于龙口即可。所以现在见到的石拱桥中央仍然悬着一柄发锈的利剑,那剑对着的是离桥几十米的滔滔江水。至于那水中有龙无龙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因为谁也没有亲眼见过,那么龙的传说也只能跟着桥一起沿袭下去了。

革香河在四里座时还是宣威的内河,再往下流淌就更改了方向,成为滇黔界河了。也就在云贵的界河边,有一个叫鸡冠山的地方,先前曾经在数百丈抑或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上安放着一排棺材,那棺材是以原木插入崖壁上人工或者天然的洞孔摆置的,棺材里的人是否腐朽没人知道,棺材是什么年代放置上去的也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人能够到达悬棺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彝族先民的墓葬。

这里是彝族先民活动的地方,而彝族先民创造的文明史在这块土地上是最为厚重和深远的。墓葬也是一种文明,悬棺也是一种文明。遗憾的是,那里的秘密尚未解开,上个世纪的一次垮岩连同棺材一起掉进了北盘江,碎石和棺木被江流带走,悬棺的秘密也就此成了千古之谜。有幸的是就在离这悬棺不远的地方还遗留着一个古堡遗址,那遗址现在田坝境内,它的建造更为奇特。城堡的一面濒临绝壁,也就是说那城堡后墙外就是北盘江的万丈深谷。城堡四围全部为石头垒成,现存的遗址可以作证。城堡里面的房屋究竟用什么建盖不得而知,城堡究竟是官衙还是私宅不得而知,只是从城堡规模推断,它不可能仅仅是私宅。当然,这城堡仍然是彝族先民所留,至于是什么朝代何人所留谁也说不清楚。看着衰草迷离的遗址,听着谷底的江涛,现代人只能叹息古人的神通,揣摩古人的用意。

城堡还在,后人或许会做出合理的考证,留给宣威一分深厚的礼物。革香河,神奇的河!革香河也是现实的河。抛开神奇的面纱,

革香河就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所到之处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留给人的是敬畏,留给人的也是艰难。峡谷的雄奇,江流的咆哮,倒也不失为亮丽的风景。同时它也可纳余流,可吃废水,有造福人类的一方面。就在它壁立的峡谷腰上,一个隧道的口子从宝山贝古村的崖壁上穿出,把余洪泄到了它的家庭中。这就是云南省最长的排洪隧道——海西隧道。全长米的隧道,全部的功能就是排洪,它的作用是将海西和宝山坝子里的积水排除,让亩淹没面积成为良田。说到排洪,自然要说说宝山了。宝山是宣威东北部重镇,也是滇黔交界最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共和国建立前,这里的边界贸易最为活跃,商贸的活跃带来的是人文的进步。因此,宣威境内最早的私立中学诞生在宝山,本土开明乡绅陈一清(道本)是创始人。宝山于20世纪30年代就有共产党来此活动,随后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六分队的领导人就是在此教书作为掩护,再后来这所中学连续爆发两次武装起义,成建制地拉出多人的革命队伍。由此可见,宝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也是一个颇有创造发明的地方。这里的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转心乌洋芋是特色商标,黄豆腐省内闻名。最值得夸耀的是宝山人夏自稳先生发明创造的火腿三酱代表宣威的一个品牌,誉满西南,远销省内外。同时他发明的宝山卤腐也成为宣威一绝。

流金泻玉革香河

宝山是革香河不可多得的驿站,革香河却不可能在驿站停留,它需要奔走,需要咆哮,它最终的目标是大海。

(来源:文化曲靖·宣威)

赞赏

长按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白癜风有那些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zx/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