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舆小屋
编制时间
年
编制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编人员
栾峰、何丹、曹晟、王怀、任超群、刘家麟、吕浩、王忆云、王雯贇、杨犇
执笔人
栾峰、任超群
一
项目概况
宣威,云南省财政直管县级市之一,也是历史上重要入滇门户和经济强市,以火腿、煤矿等闻名。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将中心城区扩容和老城区改造同时提上议事日程。为引导城市高品质建设,宣威市委托编制该专项规划,以下重点介绍整体层面的景观设计专项任务成果。根据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为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66平方公里。
基地位置及规划范围
二
景观特色及资源解析
从整体风貌形态,以及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维度,分析和提炼宣威景观特色。在整体风貌形态方面,中心城区处于东西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东山的山势相对挺拔,西山则经由缓坡低丘延伸入城区。河流蜿蜒曲折,呈U型环绕流经城区,同时也将最为繁华的老城半环绕其内。地处山地峡谷,宣威老城区总体上建设紧凑。城区内有较为明显的由北向南坡降态势,且东西两侧临山而地势较高。
老城城市肌理
西山看城区
除了丰富且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风貌,宣威市还拥有颇具特色的都市和人文环境风貌。因为自然和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火腿、美食,民族曲艺和花灯小戏等,此外还有更具特色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为宣威这座城市增加了独具魅力。
美食+地方名人
城市建设历程
由此,我们将宣威市的城市核心景观风貌归纳为自然环境、都市环境和人文环境三方面,并且进而分解为八大要素——“山、水、绿、城、道、场、筑、韵”,他们共同构建起“高原特色基底的山水交汇之城、空间融合多元的商居荟萃之地、文化资源富集的名人雅士之乡”的风貌特征。
景观要素
进而,我们将宣威景观面临的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现有景观资源面临保护压力;
二是近年来新建成项目虽然较多,但对城市公共空间和活力的支撑不足;
三是城市建设虽然较为紧凑,但是缺乏有序引导,整体形象破碎粗放;
四是缺乏空间景观的整体塑造引导,现有景观资源也缺乏合理利用。
月牙湖景观
三
定位及规划策略
立足于城市的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特色,规划确定重点保护和提升城市周边重要自然景观要素,构筑山水环绕自然景观基底,进而依托地处滇黔历史门户和重要历史人文资源特色,强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文化特色塑造的总体思路,进而提出“环山报月驿城宣,威凤起舞冠滇黔”的整体意象定位。
具体,项目组围绕着“如何控制、如何提质、如何吸引、如何更新”四个关键议题,将寻找核心抓手、挖掘和营造景观特色,作为本次规划的核心任务,将八大景观要素作为关键架构因素,以“城”和“韵”作为统领性核心要素,构建起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景观结构,形成八大策略。
自然环境特色方面提取了3个景观要素
——山、水、绿
山,即中心城区周边的环绕群山,构成了山城相依最为突出的本底景观特色。特别是东山和西山,近邻城区构成了两山夹城的整体格局。两山,特别是东山,还有着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资源,不仅可以开发旅游,还可以作为市民的日常健身休闲活动场所。登临两山,中心城区整体风貌一览无余。两山,因此不仅成为最为重要的山城景观背景,而且是重要的观景阳台。
水,即城区周边的湖泊水库和贯穿城市的河流,构成了开放性的山水城市特色。水是城市特色形象的特色名片,山—水—城一体化的景观层次,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对于湖泊水库这种开放性的资源,应以保护为主。保证市民可以亲水见山,城市周边的水资源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升周边的土地价值。针对城市内部的河流东河和西河,控制两层界面的建筑界面,留出观赏远山的视廊,使得市民可以临河乐居。
绿,即中心城区的外林和内绿,外林是构成城市生态的屏障和景观基底。内绿指的是城市内部的绿化网络。通过对城市外围的生态隔离带(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的梳理,形成“一环多廊”的绿化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内部绿化(包括街道、公园和沿河绿地)考虑人的活动,将城市划分为十大主题公园,形成山看城,城看山的观景点,提高人气。
城市风貌平面图
都市环境特色方面提取了3个景观要素
——城、道、场
城,即城市整体的风貌分区和城市格局,项目组依据城市的核心景观、老城历史风貌保护与协调和山水地形划分七大风貌片区,根据城市的景观视廊、显山露水和道路节点梳理城市的高度分区。针对于城市建筑基地,梳理了城市中较有城市特点和视觉焦点的山水地标、高耸地标、体量地标和特殊地标。
风貌分区及片区形象
道,即城市的道路网络和特色道路,依据城市界面和城市街道景观形成4类道路。打造4类主题道路和10条特色街道。通过对建筑体量、建筑高度、界面形式、空间尺度和天际线的研究打造主题道路。
道路分类及策略研究
场,即城市的公共空间和节点空间,整合城市公共空间,弥补、链接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优化广场观景条件,增进居民交往等活动的滨水开放空间和慢性线条空间。综合考虑规划重要节点公共空间的增加,增加城中望山和山中看城的两类视点。
公共空间体系
人文环境特色方面提取了2个景观要素
——韵和筑
筑,即建筑风貌、色彩和空间细节。项目组对城市细部空间品质的把控也提出了要求,建筑设计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整体协调。老城内注重传统风貌的维持和延续,老城外围的更新改造建筑可采用现代风格,临山片区建筑结合地形,依山就势,滨水片区采用轻盈舒展的亲水建筑风格。城市色彩整体以暖色调主色,对不同区域分类引导。对城市广告标识的管理和控制注重整体形象与周边地区协调,形成城市标识系统和城市雕塑小品系统,以“凤凰”、“明山”、“秀水”为主题形成宣威城市形象LOGO,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提升城市细部空间品质。
韵,即城市的韵味和特色,宣威的“韵”体现在景观特色节点、特色轴线、特色区域三个层面。山籁水韵、古城风韵、广厦新韵、文风雅韵、产业遗韵代表的五种特色区域,是彰显宣威多面景观特色的主要空间。四道魅力城轴和两层串景城环是认知宣威特色的特征轴线。7处最核心的视觉景观特色节点,是城市主要地标的所在地。通过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城市景观结构体系,共同构成宣威的城市景观结构,并提出主城区“新宣威十景”。
针对规划中的要素策略,各要素在各风貌片区的叠合。全域范围需要承接上层次的景观风貌分区。明确开发项目、街道和节点即八大景观要素、十大景观,十大街道等具体的景观要素深度表达在各个片区面状区域、线性街道、节点三个层面。三维空间建模,包括高度、肌理和街区,形成直观的空间形态感受。通过八大策略的实施和控制,宣威中心城区将形成整体协调,又独具山水人文特色的城市风貌。
景观结构体系
高度分区及节点分布图
景观特色节点
花椒水库
执笔人
栾峰
任超群
END
项目课题介绍
往期回顾
No.81济南城市中心、次中心与卫星城规划布局研究
No.80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龙王庙特色田园乡村规划
No.75宣威市“多规合一”空间体系规划
No.72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总体规划(-)
No.66云南省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No.65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
No.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镇(乡)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No.62常州市天宁区全域旅游总体策划及主要片区策划
No.55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美丽乡村发展研究
No.54新区营造的六大基础策略:杭州市富阳区东洲分区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及核心区块城市设计投标方案
No14.常州北部新城慢行系统与支路网研究
No.4产业区升级转型的判识与导引:常州高新区经验
No.3困兽的重生——寻找一个省级开发区的转型之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