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礼,年2月出生,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黑松林村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徐文礼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年11月14日,徐文礼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58岁。
人物生平
徐文礼,年2月17日(农历已未年腊月二十八)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黑松林村一贫苦农民家庭。6岁丧父,一家人靠哥哥帮工度日。他7岁起开始帮人放牛,尔后念了两年私塾并进入小学读书。后因母亲不堪忍受财主的欺压到县衙告状反被关进大牢,他每天往返60里路进城给母亲送饭,因此被赶出校门,靠帮人干活糊口。由于受板小教师地下党员何正坤的教育影响,他对有冤难申,有理难辩,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充满了愤恨。
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九军团长征途经宣威,年仅15岁的徐文礼毅然投奔红军,被分在红九军团特务营当宣传员,随红军攻会泽,过巧家,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年7月,徐文礼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月,中央决定将红九军团改为红三十二军编入左路军归四方面军指挥,徐文礼任红三十二军九十四师二八二团政治处青年干事,随队从卓别基北上松潘草地抵阿坝。由于张国焘另立中央,命红三十二军随左路军南下川康边,徐文礼也随部队南下,参加了绥、丹、崇樊战役,继而又投入了攻打宝兴、天全、芦山等地的战斗。在长征途中,徐文礼经受了十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于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红二方面军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开赴抗日前线,徐文礼随部队北上抗日,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连指导员,独立第二旅四团营教导员,七一五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随部队转战于晋西北、晋绥、冀中、太岳和陕甘宁地区。年9月至年8月,他先后参加了雁门关伏击战、同蒲铁路北段破袭战、黄岭村伏击战、唐北口和山口村遭遇战、神池伏击战、滑石片地区伏击战、曹家庄伏击战、大曹村阻击战、黑马张庄伏击战、齐会战斗等;年8月参加了“百团大战”。年6月,徐文礼所在部队由晋西北调往陕甘宁边区,执行防御作战任务。由于战绩突出,曾被晋绥军区授予“模范教导员”的光荣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徐文礼先后担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一军一师一团政委。年3月,参加了延安保卫战,还参加了羊马河、清化砭和潘龙三次著名战役;在西北战场大反攻作战中,率部先后参加了陇东、沙家店、岔口、延清战役和两次榆林战役,随后参加了新式整军运动。年2月,他率部参加宜川战役,并担任主攻团政委,战斗中身负重伤,伤好归队后,先后率部参加了澄命战役、荔北战役、西北冬季攻势战役。年初率部参加了西北春季攻势战役、进军陕中战役;7月率部参加了西北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役、兰州战役和解放青海的战斗。
年徐文礼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副政委,年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年任一军一师政委,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年改任一师师长,年从朝鲜回国。
年徐文礼奉命率部奔赴东南沿海执行轮战任务,年任一军副军长,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任一军军长,年改任一军政委,年调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文化大革命”中,徐文礼所在部队被诬蔑为“贺龙的黑部队”、“搞二月逆流的叛军”,他也被强加各种罪名受到迫害。“九·一三”事件后,他拖着重病之躯,参加了揭批林彪一伙反党乱军罪行的斗争。
由于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作风扎实深入,乐于助人,干部战士对他十分尊重和爱戴。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年、年又两次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年11月14日21时32分,从15岁就参加红军长征、经历无数枪林弹雨考验、度过40余年戎马生涯的徐文礼,虽然年龄还未过花甲,但因长期积劳成疾,身患重病,经多方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终年57岁。
徐文礼逝世后,武汉军区正式行文推翻了林彪、“四人帮”一伙强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给了他很高评价。
人物评价
徐文礼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英勇战斗的一生,他把自己毕生精力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革命精神将永载史册。
八十年代初,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为《鏖战东南山》的军事教学片,专门介绍宜川战役中瓦子街战斗的情况。影片还详细反映了徐文礼在战斗中的事迹,并给予高度评价:“政委徐文礼,军政全能。”
-----------END-----------
商务合作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