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花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威花灯是云南花灯中很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戏剧,起源于明朝初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宣威民间以“走老丑”的形式丰富发展花灯艺术,形成宣威花灯雏形。
大型历史花灯剧《孟获出山》
年7月,以昆明金马坊“太华春”剧社为主体成立的曲靖专区劳动剧团所辖第四花灯演出队一行34人到宣威巡演,留驻宣威成立剧团。近60年来,专业从事花灯创作、演出的人员已传承六代共计余人。先后创作、移植演出花灯剧(节)目余件,10余次出席省级以上汇(调)演,数十次参加曲靖市级演出,有70余件作品在国家、省、市级获奖。培养了一大批花灯专业演员业余爱好者。年宣威花灯剧团改革为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是省内较有影响的专业艺术团队。
宣威花灯题材多取自当地的人物和故事,紧扣当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借鉴了其他剧种和舞台姊妹艺术的特点,广泛吸收了地方山歌、民间小调等音乐元素,舞蹈编排多来源于当地农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场景,很多道具直接取材于宣威当地的劳动工具,唱腔、话白则在昆明官话的基础上大量使用宣威方言。通过长期的创作演出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年宣威花灯被命名为云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年演出花灯歌舞《赞花扇》
年在街上演出花灯小戏等
年演出大型花灯剧《青春之歌》
60年代演出大型花灯剧《狸猫换太子》
70年代演出大型历史花灯剧《十五贯》
70年代在农村演出《三访亲》《阴差阳错》
80年代演出大型传奇历史花灯剧《夜郎春秋》
90年代演出大型花灯剧《火把杨梅》
0年演出大型花灯剧《牵心的歌绳》
来源:宣威市文化馆
(编审:宁皓)
您现在使用的是曲靖M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基金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