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宣威市西泽乡沈家村看到,村民杨光全正在自己家的卫生责任区,认真的打扫着公共道路卫生。据杨光全介绍,村子里每家都划分了卫生责任区,每天上午9点以前都要认真打扫一遍。这只是宣威市西沟乡实施乡村环境提升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环境提升整治工作中,西沟乡注重项目建设和环境卫生相统一,结合美丽家园和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注重绿化美化和规划相结合,着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民富、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西泽乡党委书记王陆巧向记者介绍到:“西泽乡通过山、水、林、田、路等项目的配套建设,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住房整洁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新农村、新气象初步展现出来,极大的鼓舞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实行“包绿化、包卫生、包整洁”三包责任制。“包绿化”就是各村在村域范围内要根据地形对村庄进行绿化,能栽经济果木的栽种经济果木,不能栽种经济果木的因地植树造林进行风景绿化;“包卫生”就是各村要落实保洁责任主体、督查主体,全面实行环卫工人一天一清扫、分段包干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垃圾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建立并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定时清扫、定点投放的收集制度;“包整洁”就是各村对村庄草堆、粪堆、柴堆“三堆”现象日益突出的现象进行清理,对重点路段、村庄周边、道路两旁以及农户门前的垃圾堆放、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彻底清除堆积垃圾,确保主干道卫生整洁、交通秩序良好,村内主干道“无柴草乱堆、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等,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卫生质量。
同时,注重管理机制创新,西泽乡为了有效对农村“三堆”进行清理整治,各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农村“三堆”清理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清理“三堆”工作升温造势。同时,将清理整治任务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及村民身上,做到人人有责任、有任务。各居民小组还通过村规民约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在主要道路、村道上不仅不出现农村“三堆”,还要变成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三园”。为保证农村环境提升公共设施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妇女之家两块阵地,定期开展活动,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活动内容,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典型示范,注重引导培养村民的文明行为习惯,推进有序管理,构建团结互助、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文明新风。
沈家村村民小组的老人沈竹莲见到记者,邀请记者到她家去看看,她高兴地说到,她今年已经88岁了,以前的村子里道路是泥巴路,也很脏和乱,尤其是下雨天更是不方便,现在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也变干净整洁了,天气好的时候她每天都要出门在村子里走一走,和村子里的老人聊聊家常,坐着玩一玩,现在真是太好了。
曲靖综合广播∣听·天下,乐·生活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