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发文同意曲靖这个乡要撤乡设镇了

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复〔〕25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元阳县牛角寨乡宣威市杨柳乡撤乡设镇的批复

红河州、曲靖市人民政府:

经研究,现就元阳县牛角寨乡、宣威市杨柳乡撤乡设镇批复如下:

同意撤销元阳县牛角寨乡,设立牛角寨镇;撤销宣威市杨柳乡,设立杨柳镇。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省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行政区划调整有序稳妥实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

年4月26日

杨柳乡隶属宣威市,建于年底,因驻地杨柳得名。年区政府驻地由杨柳迁至可渡。可渡处可渡河南岸山木麓,古为川滇驿道要塞,传说蜀汉诸葛亮南征返途经此。清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率滇、黔、蜀三省绿林兵与乌蒙乌撒土司征战于此。清置宣威州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税务设可渡关收取厘金,军事设可渡讯防。民国初为宣威县倘可县佐(驻倘塘)辖,抗日前属倘塘区,民国29年(公元年)废区扩乡,为可渡乡。年属新二区。年属九区(倘塘区)。年底土地改革后从倘塘区分出,并将格宜区的土目(现乐丰)、景新(三联)、碧波(木戛)并入设十二区(杨柳区)。年分建为可渡、双河公社。年合并为杨柳区。年再分出双河区。年改称杨柳公社。年改称杨柳区。年3月改称杨柳乡。

杨柳乡历史、人文厚重

1、可渡石桥在杨柳乡可渡村北的可渡河上,是三孔跨度不等的石桥。中孔距水面11.7米,跨度10.5米,两边孔稍低,距水面9.8米,跨度9米。桥身用五面青石条拱砌,全长60米,宽5.5,桥面铺方块石。附有砂条石桥栏,两头引桥长十余米,形成半缓坡度。该桥系年"曲靖人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虎门塞司令赵木越独建",它是沟通云、贵、川省古驿道的重要桥梁。年,在老桥下游约50米处再建单孔钢混大桥,作为国道线改道以后的公路大桥。

2.免差碑现存于杨柳乡可渡村。青石质,高1.3米,宽0.76米。圆形碑额上横题"恩同日月"四字,碑文楷书,共余字。内容是云南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布政使司合行的晓谕,通示"派用夫马,自光绪九年()正月起,一概裁革"。碑刻于清光绪九年,原立于旧城村口。年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3."高山流水"、"水流云在"石刻在可渡村前的翠屏上。据年文物普查实地考查,崖面有一道宽1米,长40米左右的横向小坎,坎上方是高约30米的平滑赤色沙石崖面。"高山流水""水流云在"摩崖题字就刻在崖面上,左行楷书,两组字平行,中间相隔约8米,笔画有0.3~0.4米宽.刻痕虽年久剥蚀,但仍可以看出3~4厘米深度。不见落款年月及作者,两组字非同出一人之手。据民国《宣威县志稿》记述分析,认定为明朝世宗年间流放云南的杨升庵和本籍缪文顷分别题写镌刻,时间当在~年之间。

4、李将军夫妇墓在杨柳乡可渡村东的可渡河边。墓上部为封土堆,高约1.6米,下部周围用石块垒砌。碑带座,用沙石雕成,仅以青石雕成的飞檐和立柱作卷拱。据残缺碑文考,该墓建于明万历十八年(),为明封镇国李将军及夫人卯氏之墓。年,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还分别有可渡关、烽火台、炮台、诸葛大营等遗址;翠屏岩、桃花溪、张口洞等自然景观。

图文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加油曲靖招人啦

全媒体采编2名云报印刷业务专员2名

全媒体业务员2名云报招投专员2名

择优录取,五险一金!!

联系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ls/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