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威市区旁的东山深处有一座叫“花树脚”的村庄,村庄因树而得名——生长在花树脚下的村庄。这棵花树也叫芙蓉树,学名滇藏木兰,它所开的花朵白中带粉,色彩妖娆,复瓣重蕊,朵大而且多,开于二、三月间。彝家人认为这棵树的树皮可以治病,同时也把这棵树称为灵树,因为每年树上花开的数量就预示着一年的粮食的丰收情况,花开的好是哪一边,哪一边的粮食就生长的好。
从元朝开始统治宣威城年的安氏土司就把自己的坟墓选在了芙蓉树上方两百米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地势周围群山峰峦和缓,中间地势平坦,形成水面,正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水宝地。这里还曾被叫做“谢且”,在彝语中就是低洼有水的意思。如今曾经平坦的水洼已经形成了一个村庄,这样一片风水宝地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花树脚彝家人。
树和花树脚的村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属牛天,是花树脚寨子里龙树的生辰。每到这一天,村民们都会在村旁神山中的一棵千年古树前祭祀,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六畜兴旺,这是村里一直保持不变的传统。龙树的树叶四季常绿,不会凋落,一棵碗口粗细的藤萝攀附龙树树干生长,形如飞龙一般。66岁的张丙周是祭龙树的主持,对于祭龙树的所有讲究,他早就已经熟记在心中。祭祀当天清晨,村民要采集周围山野中的青松针,葡萄藤和青江枝等植物树藤,搭成祭台,杀羊宰鸡,张丙周还会用两段树枝分别削成一头尖一头圆,进行打卦,祷告祈福,往往祭龙树的所有流程会持续一天直到天黑。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而到那一天,花树脚村也会成为曲靖境内最为热闹的地区之一,斗牛,点燃圣火,起舞欢唱,周边上万人都会到此地欢度节日。
来到花树脚村,最重要的就是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光欣赏美景,感受民俗是远远不够的,村后两公里处的小石林一定要去感受一番。花树脚所在的东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在小石林,形状各异的石头巧妙组合,形成巨石迷宫,无意间搭成百余座石桥,石洞。看似险峻却又坚硬无比,人可在期间任意穿行,直到找到迷宫的出口,才能逃离险境。若是经验老道的探险者,在迷宫里也要走上40分钟以上才能走出去。冬季,岩石上还会覆盖一层薄雪,这让探险之旅会更加奇妙刺激,每一步都要小心试探,若踩到了薄雪覆盖的石洞,那可就要摔一个大跟头了。如果是在三月山花时节来到这里,万亩山花绽放则是另一番异景,令人神往。
一番探险之后,早已累得是手脚酸痛,而此时再回到彝家老乡的家中,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土鸡锅,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纯纯的农家土鸡没有添加任何人工物质,炖煮时只加入盐和草果。土鸡肉在食用时要配上蘸料,蘸料中有用炭火烧到微糊的辣椒,野花椒等调味料。入口后,鸡肉香味和蘸料混合,味道纯正开胃。吃完土鸡肉后,再把当地最常见的土豆,切段放入土鸡汤中滚煮,意犹未尽的胃囊立刻感受到了饱腹,很是满足。
文章来源于云南画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