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楚文旅刘玉堂专栏筚路蓝缕的进取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5.html
泛楚文旅·名师对话专栏

名师介绍:刘玉堂,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大学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委,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

长期致力于楚文化、长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撰写、主编的《荆楚文化志》、《世纪楚学》和《长江文明之旅》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湖北省优秀社科著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第十届中国园林博览会文化顾问。曾赴海内外多所大学从事学术交流,担任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三国的世界》和《读书的力量》学术顾问暨主讲嘉宾。

导语:今日推送的文章是《楚脉千秋》第一章第四节“宣威中兴”,没有阅读前章的小伙伴请先熟悉上节内容。每日五分钟,带大家泛舟书海,尽识千秋楚脉。/

Chapter4

宣威中兴

战国早期,楚国曾历经一段短暂的沉寂与低迷,不久又再度强势崛起。特别是楚宣王至威王时期,楚国发展生产,加强武备,奋力东拓,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史称“宣威中兴”。

楚悼王之世,楚国面对愈演愈烈的国内矛盾,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政治改革——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称得上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贵族特权,改善平民境况;健全法制,整饬吏治;整军经武,提高军队战斗力等等。吴起变法的一系列措施,切中时弊,顿收奇效,楚国国力迅速强大起来,一时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不幸楚悼王英年早逝,吴起失去了坚强的靠山,被旧贵族疯狂射杀,变法成果也付诸东流。

接下来的楚肃王时期,是一段相对平静的岁月,楚国也得到了休兵息民、养精蓄锐的机会。

及至楚宣王之世,君明臣贤,和衷共济,肃王的稳健方针得以继续贯彻,楚国已积蓄了与任何强敌争胜的实力,显现出振兴复强的气象,为楚威王时期楚国的再度辉煌创造了基础。

楚国极盛时期疆域图

公元前年,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为楚威王。楚威王是一位深具忧患意识的国君,他唯才是举,用兵如神,于公元前年率师一举歼灭越军主力,尽取越人所占吴地,越人从此溃散,在楚怀王时彻底消亡。同一年,楚军移师北上,与齐国军队激战于徐州,大败齐国,威震淮泗。楚国国力之盛,已至巅峰,疆域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重庆、贵州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几乎囊括半个中国,势力范围更是及于今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局部地区,成为当时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策》记载纵横家苏秦以不无夸耀的口吻说:“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威王之子为怀王,怀王六年(前年),大司马昭阳率楚军在襄陵之役中击溃魏军。楚人兴高采烈,按照他们以大事纪年的习惯,称这年为“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铸在铜器上,写在竹简上。同年,远在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病逝,亚历山大帝国随即瓦解。此后十余年,楚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也是第一强国。

屈原图

楚怀王前期重用屈原等贤良大臣,针对时弊进行过一些革新。屈原主张内修法度,外结齐国,惩贪除奸,选贤授能,不幸的是其改革措施遭到楚国贵族的坚决反对,楚怀王忠奸不分,疏远屈原,重用佞臣,改革无疾而终,国力逐渐削弱,国土大片沦丧,楚国再度由盛转衰。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直捣郢都,悲愤交加的屈原在汨罗江以身殉国。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部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至此,富有传奇色彩的楚国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节选自刘玉堂教授所著《楚脉千秋》,经作者授权由“泛楚文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ly/11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