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部的大足区境内,景区面积18平方公里,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起点。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共有处文物点,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石窟寺及石刻75处。按级别分,国家级6处,市级7处,区级96处。此外,还有馆藏文物件。
大足石刻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它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它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以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其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于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全世界8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类遗产中,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既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也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更是重庆市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云南宣威可渡历史文化名镇
杨柳乡地处宣威市最北端,是宣威的北大门,素有“入滇锁钥”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山歌之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渡关驿道”、“省级旅游小镇”、“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传统村落保护”等称号,入围“中国最美村镇”强。
文化保护名录多达27处,有西南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有“宣威八大景、可渡八小景”的美誉,有唢呐、竹编、刺绣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南方丝绸之路》、电视剧《商贾将军》、中央7台农广天地专题片《年味十足的宰猪饭》、电影《七月流水》等在境内拍摄。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杨柳可渡,古为川滇驿道要塞。这里完整地保留了云贵川汉化的历程:蜀汉诸葛亮南征返途经此;洪武5年(年),付友德,沐英率领30万大军征南在可渡河北岸筑城,现为旧城;清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改土归流,率滇、黔、蜀三省绿林兵与乌蒙乌撒土司征战于此;拉开了云南纳入中原历史的序幕。清置宣威州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税务设可渡关收取厘金,军事设可渡讯防。7年初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历史文化名村;年初云南省人民政府纳入云南省60个特色小镇、36个旅游小镇建设之列。
三、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景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处,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原真性、完整性、独特性,充分显示了立体、丰富多彩的旅游魅力。
3、7、年西塘古镇三次连续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4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评价西塘为“这就是我梦中的江南水乡”;5年西塘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多种荣誉称号及特殊成就奖励,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嘉善田歌是县内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西塘就是它的发祥地之一。
作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西塘,依然保持江南水乡古镇风貌,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她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蕴涵和质朴的民风民俗为主题,打造水上风情游览、古建民居景观、廊棚休闲漫步、古镇之夜体验等旅游产品,观赏游憩价值高。
四、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
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西柏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参观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多功能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领袖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等。
这里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人的旧居。周恩来旧居在中共中央旧址的东面,是借用老乡的土坯房,整个院落共12间房,是个四合院,北房东边部分是4间,前边一间(两间房一个室)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后边两间是警卫员的住室;北房西边共三间,东边一间(外间)是邓颖超办公室,里面是二人的寝室。院子中央栽有一棵梨树,办公室窗前种有一片翠竹。周恩来旧居陈列着近20件文物,较为珍贵的是在西柏坡制作并一直使用的两用书架,打开可作书架,折起来就是箱子。另外,还有两屉办公桌、收音机、电话机和沙发等。
五、四川阆中南津关古镇
南津关古镇坐落于阆中古城南边,与古城隔江相望。南津关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坐落于阆中古城南边,背倚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山麓,枕山面江,狭长的古街,古风古貌,古韵悠远,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水路横贯南北、上通广元、南下重庆,可通上海,是连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条必经之道。南津关古镇还与著名的华光楼隔江而望。风光优美。南津关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曾设浮桥通嘉陵江两岸,与古城连为一体。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九军通过这座浮桥,开始了长征。这种浮桥一直延用到解放初期。
责编|徐亚玲
美编|王铖铖
校对|郑卫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