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个月的报名和海选,12月2日,云南·宣威第二届“森蓝朗读者”少儿朗读大赛听评在昆明举行。此次参赛作品达件之多。其间,孩子们的天籁童声作品令评审们的耳目一新。
为了对件作品作出具体评定,11位专业评审齐聚一堂,在近6个小时的时间里,按报名者提交作品时间先后顺序,认真仔细地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了现场聆听。
而本次大赛的11位专业评审,有长期奋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有电台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有资深媒体人,有职业诗人作家......现场众评审纷纷从各自领域对作品发表意见,在个别作品上,评审们出现了热烈的交流,从什么是好的朗读作品,到对朗读、朗诵、吟诵应该怎么界定,从学术角度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对“森蓝朗读者”少儿朗读大赛的意义和目是通过少儿朗读推广儿童阅读给予充分肯定!在如此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评审们一致认为,真诚有感情的朗读和孩子们理解的朗读作品是最动人的作品。原先设定的交流时间也显得远远不够。“森蓝朗读者”专家评审团继续对少儿朗读和儿童阅读推广这一主题不断研讨。
本次朗读大赛正在向更规范、更公平、更权威的良性轨道迈进。思想交流所碰撞出来的火花,为今后大赛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各位专家评审们能静下心来与森蓝阅读一同努力把文化传播与阅读推广两件事做得脚踏实地,也许,用“吾道不孤,幸甚”这样的话语,也难以表达出我们内心的喜悦之情。
为了确保好的朗读作品不被遗漏,评审们把每个孩子的朗读作品都一一地又再听了一遍,并为自己力挺的作品奋力而争,现场听评会评审会成了实实在在的学术研讨会。
古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将其放到朗读这件事上来说,我们认为,听评会上最大的“和”,就是众人皆有一颗热爱朗读事业的心。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一颗赤诚之心,才使得专家评审们的真知灼见皆能发乎于心,专家们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各位评审在听评会上的精彩发言吧。
评审心声
监审刘爱国
很高兴能两次参加森蓝少儿朗读大赛。作为监审,两届大赛下来,我对大赛的相关体会也多了一些。在我看来,虽然今年的森蓝少儿朗读大赛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但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多件作品,其实并不算太多,我希望下一年参赛作品能达到件、甚至更多。这就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把大赛办出更高的水平。
最后,我觉得,作为专家,每个评审都有着相应的评判标准。但朗读大赛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加爱上朗读、爱上阅读,进而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而不是造就一批具有娴熟技巧的“朗读机器”。所以,我希望各位专家评审在实际过程中,能根据参赛选手的情况,适当降低一点标准,以便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毕竟,我们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读好书。
评审毛诗奇
森蓝能在云南推广朗读与阅读,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不管朗读也好,朗诵也好,更多体现的是孩子的天赋与个性,他们从中能够获得体验感和角色感,从而更加喜爱朗读,这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能仅仅以普通话是否标准来论定一件作品的好坏。
我个人认为,朗读一定要有对比,没有对比就是简单的“读书”。文章侧重于朗读,诗歌侧重于朗诵。对于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来说,不能更多地苛求他们普通话十分标准。在朗读中,只要孩子们的感情激发出来了,我觉得就可以了。至于配乐等其他方面,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做得更完美一点,没条件的我们也不应强求。
评审高原
我是一个播音主持人,因为工作关系,平时比较朗读。在现场听评会上,我们所有评审又把所有作品听了一遍,一定不能遗漏孩子们好的作品。说实话,我认为会上听到的一些作品,比我之前在线上听评时接触到的其他作品要好得多。作为评审,如果没有完整地把所有作品听完,很可能会遗漏掉一些好作品。
举办朗读大赛是一件利于孩子成长的事,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能参与到其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希望森蓝朗读者少儿朗读大赛年年都有,一年一届地办下去,让更多的孩子能通过这样的比赛,爱上阅读。
评审梁平
我参加了去年和今年的评审,对比而言,我个人感觉去年的作品中,原创的比较多,而今年更多的是课文。也可能正是选材的不同,让我觉得今年没有特别突出的、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作品。
我建议,孩子在选择朗读的素材时,还是要尽量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因为在朗读时,朗读者一定要对文章所表达感情有了解和产生共鸣。
如果一味地由老师和家长来帮孩子选作品,可能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很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本身的涵义,进而造成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浓烈,失去亮点。我个人十分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看到孩子们在朗读上展示出更大的可能性。
评审陈文敏
阅读和朗读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次参加朗读现场听评,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朗读不一定需要字正腔圆,而是需要真诚地、用心用情地去读。只要用心投入了,方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瑕不掩瑜。
在听评过程中,我反复听了很多遍,生怕漏掉一个孩子,让他们错失这个机会。同时,朗读大赛的开展,也给了我巨大的激励。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多读多练,把朗读的乐趣带给我身边每一个人。
评审崔桂仙
去年,我是非常强调字音的准确的,而有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在朗读时感情是非常充沛的,但因为字音不准,被我淘汰掉了。
当时我认为,对于朗读,首先要做到准确、流畅,然后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因此,声音、声调、节奏、感情一定要和文章内容相契合。如果自己都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那么如何能读出感情?
但在今年我对朗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在听评标准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朗读者只要在字音上没有特别的错误,情感表达又比较准确和到位的,我都允许通过。
评审胡志洁
我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第一次参加朗读大赛的现场听评,感触是非常深的。之前,参加的时候也不是很了解评审的过程。对于配乐、背景音乐的录制等,我当时还担心说,没有这些,会不会影响到听的效果。但是听到了各位老师对于朗读的专业点评,发现大家更多是把度集中在情感的把握和题材的选取上,这对于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来说,帮助很大,也更能把握方向。
正如在坐的每一位评委所倡导的那样,我今后也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题材去用心朗读。同时,我也要学习做一个真诚的、专业的朗读推广者。在朗读教学方面和各位老师多交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朗读。
评审张岿瀚
我作为一个儿童教育研究者,在听评时,除了重点考察朗读者的字音是否标准、情绪能否到位以外,还要特别留意参赛选手到底选择了什么样的作品。
我们并不认为,朗读大赛举办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为了比赛而朗读。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们从朗读中享受到乐趣,真正喜欢上朗读这件事。
因此,我更希望在朗读比赛中看到孩子们童真的绽放,在作品选择上,也不是由老师和家长刻意挑选的带有功利性的文章。
评审石宏静
第一次海选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作品的选材问题。许多选手提交的作品,很多可能是老师和家长帮着选的。今年我收到15个作品,有一半来自于课文,这个跟往年不太一样。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课文中的这些文章可能更适合孩子们来朗读。如果他们能扩大一点范围,去选择其他作品的话,我觉得对他们来说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同时,我也希望森蓝今后能把少儿朗读大赛推广到马龙、还有云南更多的地方,而不仅仅局限在宣威,让更多云南的孩子有机会参与到比赛中来。
评审刘春燕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第一次参加朗读大赛的现场听评,通过和其他评审们交流,让我对朗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如果从发音和技巧等方面进行考量,有的孩子的朗读可能算不上好,但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视频上表现出的为了参加比赛而认真准备的精神,比如服装的穿着、背景音乐的选择等等,我真的被孩子们认真做事的劲头打动了。因此,尽管有部分作品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我还是把他们的作品列为待定状态。
同时,我也通过听评,进一步明白了朗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在哪里,以及推广儿童阅读的重要。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做一个真诚的、专业的朗读者,将阅读推广给更多的孩子。
评审李国豪
通过参加此次评审,我个人对于朗读的认识又有所改观。其实,朗读和朗诵并不是一件事。我们最初可能会强调朗读和朗诵需要字正腔圆、普通话说得标准。但事实上,小孩子的朗读很多时候做不到那么完美。
比如,有些小朋友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标准,但是,一旦他把感情等其他因素融入到朗读中之后,评审听起来就会觉得非常舒服。而有些小朋友的朗诵虽然并没有太多技巧,但天然的音色却让你觉得是天籁之音。
这次大赛,能让更多喜爱朗读、具有朗读天分的孩子拥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这是非常好的。现在网络很发达,我们应该把选出的作品投放到网上,让更多人可以听到我们云南孩子的好声音。
评审胥应武
非常荣幸能与其他专业评审老师坐在一起,对每一件作品进行听评,并通过交流提高自己对于朗读的理解和认识。我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小朋友对于选材的理解,以及情感上的表达。
但就这次实际接触到的作品来看,小朋友的文章也许更多的是老师和家长帮忙选出的。有的作品可能涵义较深,小朋友一时难以完全理解,因而在朗读时,没能将自己的感情充分体现出来。希望下次听到的作品,更多地是出自孩子们自己选择。
木兰
森蓝文化作为一个真诚的文化传播者、专注的阅读推广者,举办“森蓝朗读者”少儿朗读大赛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喜欢朗读,通过朗读爱上阅读。同时,通过比赛发现天籁童声以及纯真和真诚的朗读作品,让更多的云南城乡孩子们喜爱朗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此外,还希望能够通过“森蓝朗读者”导师团专家评审,发现当下孩子们在朗读和阅读上的一些问题,进而与学校和家长们探讨有关阅读的学术话题和与儿童阅读教育相关的问题。很欣喜,我们的现场评审会不仅仅公平公正地进行了听评,还进行了有关朗读、阅读课程、儿童阅读推广及包括小学语文教育等在内的学术研讨。
真诚动情的朗读最美。相信天籁童声的朗读作品不仅仅能感动大人们,也会丰富我们的心灵,从而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的氛围。
我们希望,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孩子,都能快乐阅读,健康成长!森蓝阅读将一直用真诚和专注的心与行动,脚踏实地继续和云南的孩子们一起快乐阅读,读书,读世界!
经刘爱国律师按照评审规则现场公证
80强现已出炉
云南·宣威第二届“森蓝朗读者”
少儿朗读大赛80强作品名单
序号姓名作品名称1白羽辰《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2高金熠《我要的是葫芦》3顾鹏远《我长大以后》4管若霖《光阴》5姜梓欣《岳阳楼记》6金芮帆《送给妈妈的礼物》7阚楚添《我是什么》8冷昊阳《假如我有一双翅膀》9李昊阳、叶文彤《冬日有暖阳》10李 力、付和灵《假如我是一颗小草》11李思娴、邹朝旭《中华少年》12陆佳艳《带着梦想去旅行》13陆思润《我要回故乡》14吕 瑾《春》15吕可馨《猫》16吕姝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7吕思颖《最后一分钟》18吕雨霏《献给爸爸妈妈的歌》19吕雨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20宁振衣《春》21浦一凡《模拟播音》22孙梦誉《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23孙淑琪《春姑娘》24孙雨欣《童年》25王弘瑜《黄河颂》26王 垚、万 莎《拉起新时代的巨轮》27王梓琳《桥》28吴若溪《小松鼠找花生》29吴 姗《搭石》30夏凌爽《黄果树听瀑》31小蜗牛组合《我骄傲,我是中国人》32谢淼鑫《触摸春天》33徐韵涵《猜猜我有多爱你》34晏子雯《大自然我的家》35杨钦荣《青蛙写诗》36杨雨鑫《我想》37张 所、毕舒雅《爸爸》38张馨月《我的祖国》39张梓涵《绿叶的交响》40赵书誉《生活的颜色》41赵依果《珍珠泉》42赵英厅、张 婷《感恩班集体》43赵梓阳《雨点儿》44郑 好《浪漫简历》45周靖城《纸船》46周昱帆《春之艳》47钱星灼《欢乐大家庭》48张瑜晗《我骄傲,我是中国人》49钱韵月《生命生命》50刘芮君《蝴蝶》51吕汝玉《走遍天下书为侣》52包崇宇星《爷爷为我写诗歌》53孔垂玄《明天要远足》54沈梦婷《青蛙写诗》55孙 然《搭石》56崔雅珊《橡树》57付信宁《笑》58袁 也《妈妈睡了》59赵 珂《槐乡的孩子》60朱思颖《雨点儿》61侯鸿秀《黄河颂》62胡月娟、王双玲、毛科祥、刘东宇《中华少年》63吕雨澄《秋天的雨》64彭雅麟《植物妈妈有办法》65史安然《小蜗牛》66余珊妮《读书的快乐》67崔 巍《秋颂》68戴斯函《妈妈睡了》69耿 俐《如果我是一片雪花》70吕欣岚《将心比心》71小吕思颖《香港,璀璨的明珠》72杨梓娴《明天要远足》73张博尧《去年的树》74陈舒雅《鸟的天堂》75何佳佳《诗二首》76李姿棋、朱 背《下学期我们就要毕业了》77伍金凤《小桥流水人家》78徐 娟、刘 蕊、沈慧如、沈荣峰《一路书香,一生阳光》79严浩然《百泉村》80王琳涵《窃读记》注:此排名不分先后,是根据字母排序。
文
罗 嘉、苏梦云
图
王俊星
云南·宣威第二届“森蓝朗读者”
少儿朗读大赛
主办单位
宣威市教育局
宣威市文体广旅局
宣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共青团宣威市委
协办单位
2+2自愿者公益平台
2+2图书教室计划
承办单位
昆明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宣威市森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赛专业支持
昆明森蓝文化传播“森蓝朗读者”阅读推广部
“森蓝朗读者”导师团
—END—
森蓝种子
一个真诚的文化传播者
一个专注的阅读推广者
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p>
-
投稿邮箱:
qq.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