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全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

4月11日,记者在宣威市土肥工作站采访时技术员白明起介绍说:截止今年1月,宣威市10万亩种养循环工作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种养循环工作试点达预期目的,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为全省种养循环工作试点县市之一的宣威市,从年5月份开始,该市切实制定实施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此项工作由宣威市土肥工作站实施,通过遴选云南省博隆生物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准为粪肥收集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宣威市和会泽县14.7万亩的粪肥还田工作。

企业主在粪肥还田工作中,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即开展了种养对接,明确粪源点和还田点,与个规模养殖场、47个村(合作社)签订粪肥还田协议;实施中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组织54辆粪污运输车辆、8架无人机和名专业队伍开展集中会战;落实技术模式,严格按照畜禽粪污沼渣(沼液)还田、粪水肥料化利用等技术要求,做到粪污不处理不下田、不达标不进地、农民不接受不下地;建设项目台账,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规范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和粪肥还田台账,配合做好玉米、马铃薯、蔬菜、果树等粪肥还田示范区建设工作;扩大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公司的15万亩“双椒”基地、粪污运输车辆和植保飞防服务中心等产业和技术优势,全力打造“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养殖场+种植基地+产品收购”等服务模式,努力闯出一条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宣威市土肥工作站站长李伟总结宣威市10万亩种养循环工作试点工作时介绍说:种养循环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三大效益。一是经济效益:通过对畜禽粪便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成有机肥还田利用,减少了化肥利用量,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有机质,提高了土壤的孔隙,提升了农作物品质。二是社会效益:加快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了种养循环的堵点,促进粪肥还田,解决粪污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扶持了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服务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三是生态效益:解决了畜禽粪污污染环境难题,改良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土壤地力。

文/图沈良斌

责任编辑符开红浦亚青

公益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ms/10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