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老字号逐渐式微。很多人认为老字没落了,衰败了。确实,老字号地位大不如前。但在一些传统节日里,老字号依然不可替代。
这些年,年轻人追逐洋品牌洋节日,总觉得中国节没滋味,过年不时尚,土气,只能窝在家里,不好玩。有的跟风去下馆子,去大饭店定一桌,觉得这样有面子,气派。
但网上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禁相问,过年吃什么才有年味?是山珍海味鱼翅鲍鱼,还是满汉全席?其实通通都不是。看着在这家老字号门口长长的队伍,相信你我都有了答案。
食物的传承靠代代相传,父辈们养儿育女,就是靠这些普普通通的食品,而正是这些儿时的营养美食,在除夕夜唤醒着我们一代代人关于春节关于年味的美好记忆。进入年后,我们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国人在思想上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崇洋,我们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注重自己的传统。如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三天假期的延长,又比如春节七天假期的尘埃落定,也是一年所有节日中除了国庆最长的。
传统节日的回归,意味着传统美食的不可替代。
就是在德和罐头厂门口拍下这张照片,让我看到老字号在年关将近时的欢腾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半不到,在这家老字号的厂门口,就来排起了长队。香肠,午餐肉,红烧肉,香辣猪蹄,肉酱,八宝饭,粉蒸肉,红豆白豆,鹌鹑蛋,火腿大片,看着这些食品名,有些我都很熟悉,是不是和你的家乡相差不多呢?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其实早已让很多佳肴削弱了地域隔阂,竞相流传。对于吃了大半辈子的云南人来说,过年吃这些简直是标配。
在众多年夜饭食材当中,香肠可以说是较为熟知的一类,在很多地方的年夜饭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认可度也非常高,广东的广味香肠,四川的麻辣香肠,云南的滇味香肠,这三大香肠三足鼎立,占据着全国香肠市场。
对于香肠,山东人也熟悉。只不过山东的莱芜香肠是熟食香肠,切成片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也特别好吃。有一次在一个山东朋友那里吃过,惊为天人,至今念念不忘。
不过和这三大香肠比起来,无论是知名度上还是规模上还是略有不足。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这三大香肠,一甜一辣一咸,最先占据了人类最原始的味觉习惯,形成了对市场的抢先占领。
鹌鹑蛋,记得小时候只有在婚宴酒席上吃过,平时压根儿吃不到。现在过年我们那里也还会做成一道菜。也算是流传范围较广的了,所以它的地位似乎要比鸡蛋要高一些。鸡蛋就不能作为过年年夜饭上的主菜,它就可以。
想想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围在一起,三下五除二就把鹌鹑蛋剥了精光,我姐还经常教我在凳子上用手压着滚一圈,然后就特别好剥了。
八宝饭,这个吃法就多样了。过年前的腊八节专门吃这个,也叫腊八粥,在江南尤为流行,各地的配方也各有特色。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除了甜的,还有德和加入云腿做成甜咸味道的八宝饭。也是八宝饭的另一大特色。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糯米的另一种吃法,就是湖北的糯米糍粑,大年初一早上必吃。我曾经问过我妈,为什么大年初一要吃个,我妈说团团圆圆嘛。总之,过年少不了它。
粉蒸肉,又叫面面肉,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的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包括江西、四川、陕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以主料带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在我的老家,常见的配菜就是藕,和蒸粉裹一起,吃起来藕断丝连。
这道菜也是年饭上的主菜之一。每年的年饭桌上我都会吃到它。
红豆,算是云南的一大特色菜了。其他地方很少见。无论是油榨的酥红豆还是红豆汤,都是下饭利器,酥酥软软的,在云南吃过后,就很难抗拒了。
青头菌,也是菌子的一种。还有香菇木耳等,都是年夜饭上的常客,好的香菇菌子,大而有弹性,入口顺滑,和肉一起炒,非常美味。据说这道菜,以前的人都是去山上采的,采回来后自己晒干,因为量比较少,在以前都是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吃。
牛肉,年夜饭上的重头戏。以前物质匮乏,肉都只有在节日里才能吃到,更何况是牛肉。春节更是如此。云南人喜欢吃大酥牛肉,所以大爷大妈们也囤起了干货,纷纷纳入年货的名单中。毕竟它的味道是新鲜牛肉无法比拟的。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吃米线,离不了帽子。云南人什么时候都会吃米线,过年也不例外。云南人过年吃米线就像我们过年吃饺子一样,有年味。所以备上米线帽子,在大鱼大肉之余,别有一番风味。
午餐肉,煮火锅的必备食材。过年又是冬季,吃火锅是没得说的。四川人吃火锅总喜欢带上它。去年过年的时候,带了两罐回湖北老家,上了我们家年夜饭的桌,哈哈。
猪蹄,是家常菜上的一道硬菜。过年的时候见的少,不过既然平时能吃,过年的时候也可以来一盘。
油鸡枞,云南农家里的一道野味。因为一年只有一个季节才有,很多商家以其珍贵为由,匹配到了过年时节,慢慢在云南人的年饭桌上,也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火腿大片,既可入味,也可作为主食。中国三大名腿,云南的宣威火腿就是其中之一,咸香回甜,色泽纯正,滋味一绝。尤其作为熬汤的食材,加上几片,非常入味。
像这样的老字号,在中国其实并不多。国务院颁发的只有三千多家,还是放开标准了的。这是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也是对我们国人的警示。作为中国人,千万不要忘本。传承一旦断了,想要修复,难于登天。改革开放四十年再出发,老字号也是时候再启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