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责核酸采样的“大白”里,有一些是需要走村入户上门服务的,他们奔波在防疫一线为行动不便、居家隔离等人群采集核酸样本,严格落实流程的同时也让防疫更有温度。
一大早,负责上门做核酸采样的医务工作者孔林梅就背上了自制的小背包,开始为西宁街道城区内行动不便、居家隔离、外乡返宣、密接人员等人群上门服务。孔林梅这几天在西宁辖区的乡村和城区轮流值守。孔林梅告诉记者:“需要上门做核酸的人不多,但是特别分散,特别是靖外片区,我们采集两个人的核酸要走接近两个小时的路。”
一户居民使用一个核酸样本收集管,经过详细询问后,孔林梅开始了工作。扫码、核验、采集样本都是由她独自完成。每采集一户,她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后的环境清洁干净,采样中产生的垃圾放入专用垃圾袋集中带走。做完信息表上三分之一的核酸采样工作,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孔林梅脱下防护服、认真消毒后吃饭。言谈中,孔林梅一直在感谢抗疫一线其他人对她工作的支持。孔林梅感叹地说:“我们去各个村做核酸,村干部和疫情防控人员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去找,如果我们自己去肯定很难找到,有了他们的帮忙,上门采样工作顺利很多。”
“上门采样就是为了减少病毒传播,像密接、次密接、外乡返宣人员,我们上门采样可以减少他们和其他人接触的风险。”说起近期的工作,孔林梅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勇敢无畏和职业素养。
虽然每天上楼下楼、不停走路有点累;虽然口罩有点闷,吃饭时间都很晚;虽然工作强度大、任务重,但像孔林梅一样的医务工作者知道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他们坚持不懈走出的每一步,让宣威的防疫有力度也更有温度。
最后,孔林梅说:“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一线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能平平安安回家,所有人都恢复正常生活。”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田琳张立新通讯员缪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