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件的通知要求》,宣威市宝山镇深入挖掘辖区内革命战争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充分揭示抗战胜利后,宝山及友邻乡镇一带是上级党组织列为云南反蒋武装斗争重点地区之一。
为还原当年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精神率领红军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历史面貌,经过文物管理部门的勘察认定。
该镇摩布村“龙池塔”
德积村“碉楼、三官寺永垂不朽纪念碑”
太和村“白沙营遗址”
宝山村“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
共五项文物被国务院列入红色文物公布名录,其中“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已被曲靖市人民政府立了纪念碑。
据悉,随着这5处红色文物的出炉,对于该镇组织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
来源:曲靖珠江网
延伸阅读宣威的革命根据地
你去过几个?
1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宣威宝山镇二中校园内
宝山革命历史悠久,抗战胜利后,宝山、格宜一带长期被上级党组织列为开展武装斗争的重点地区之一。年“六·六”分队成立后,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后省工委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决定“六·六”分队暂时分散活动,将分队主要领导调往外地工作,留下部分党员继续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年2月底3月初,“六·六”分队留下坚持工作的柴灿国、腾显清等在宝山、格宜一带地区组织余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称春节起义)。起义队伍曾攻打贵州水城发贵、应中、杨梅以及宣威田坝国民党乡公所,缴枪10余支,宣威常备队出兵进剿,队伍在转移途中2人被杀害,14人被抓。起义队伍后精简为余人,转移到陆良龙海山加入朱家璧领导的“一支人民的军队”。
宝山中学地处宝山、格宜的中心地带,是地下党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纪念在宝山发生的几次武装起义,缅怀革命先烈,年8月建立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
2田坝红军烈士墓位于:宣威田坝煤矿花果山上
年3月23日,红二、六军团在宣威城北虎头山与前堵后追的国民党军队激战数日,重创敌人后,于3月25日转移到田坝一带。在田坝休整两天,带领群众打土豪,分浮财,还通过写标语、贴布告、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红军的抗日主张和革命道理。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位在虎头山战斗中身负重伤的连队干部因医治无效牺牲于田坝弯子村,红军大部队离开田坝转移后,留在龙德村的两名红军伤员被尾追红军的滇军杀害。4名红军烈士牺牲后,当地群众将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解放后,当地政府为烈士立了碑。田坝煤矿兴建后,煤矿党委为了用红军精神教育职工,教育后代,把红军烈士墓地纳入矿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年上半年施工建造,当年国庆竣工。红军烈士墓屹立在矿区中心的花果山公园中。墓碑高5.5米,为黄色瓷砖镶大理石而成,碑体正面刻有“红军烈士碑”,背面刻有“红军烈士永垂不朽”两行金色大字。基座外方内空,四面镶嵌着刻写叙文的大理石,基座内用骨灰盒安放着四烈士的遗骸,墓地后方山顶上还建有一座红军纪念亭,前往瞻仰凭吊的群众络绎不绝。
3宣威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宣威东山公园南侧
宣威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开展武装斗争和解放较早的县之一。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不少优秀儿女到外地寻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并把革命真理带回家乡,播下革命火种。30年代,在红军长征两次过宣威的革命影响下,多名有志青年参加红军长征,宣威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不少地下党员身先士卒,带领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宣威境内曾经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农民-。40年代初期,宣威地下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以-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此起彼伏。40年代中后期,宣威成为滇东北地区反蒋武装斗争的基地,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六分队”就在宣威诞生。宣威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在长达20多年的地下革命斗争中,宣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解放宣威、解放云南、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让先烈们的事迹永垂青史,激励后人,宣威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宣威革命烈士陵园。工程于年5月1日奠基,10月1日竣工,10月11日举行落成典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22日,被曲靖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曲靖市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虎头山烈士陵园位于: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
(宣威城北11公里的来宾镇大坡村)
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周围分布有来宾煤矿,来宾镇党委、政府机关,继红、长征、虎头等十余所中小学校,国道从陵园门前经过。
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同志的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年3月22日,红二、六军团挺进宣威来宾铺一带,次日晨与前堵后追的敌军激战,共毙俘敌军近千人,缴获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围歼红二、六军团于乌蒙山区的阴谋。战斗中,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钟子廷、十一团政委黄文榜,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委段兴寿,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等余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中共宣威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虎头山红军战斗遗址兴建红军烈士陵园。陵园于年开工建设,年竣工。30余年来,陵园先后进行过多次维修、扩建和绿化。陵园内有烈士墓、红军战斗纪念塔、屏风、陈列馆、观景台等主体建筑。年3月国务院批准宣威虎头山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5“六·六”起义纪念碑位于:宣威格宜镇一中校内
年6月6日,由中共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的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力量——“六·六”分队在宣威格宜法马坡年多乐山正式成立,时有领导骨干13人,蒋永尊任-表,负责全面工作,谢敏负责军事指挥,柴爱国负责群众动动即农村工作,陆达邦为直属警卫队队长。分队成立后,建立了特别支部,成立了7个党小组,有党员63人。“六·六”分队的成立,揭开了云南反蒋武装斗争的序幕,对云南武装斗争的开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分队在格宜、宝山以及云贵边界地区活动了近5个月的时间,大力宣传发动群众,进行军事训练和-工作,培养了大批干部,发动了多次武装-,积累了许多在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和开展群众运动的宝贵经验,为后来滇东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年8月建立纪念碑。年6月13日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西泽根据地纪念塔位于:宣威西泽乡政府驻地以北2千米
年12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成立中共滇东北地委,并同时组建地委直属部队——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统一领导滇东北地区的革命武装斗争,宣威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而西泽由于地理位置、群众基础好等原因被作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地区。年3月,地委机关、支队司令部、军政干校进驻西泽,在西泽立足办公,医院、印刷所、修械所。中共滇东北地委和第六支队在西泽开展清算、反霸斗争,进行减租、减息、防奸防特等工作,并组织民兵、游击队参加支前、阻击敌人,做了大量工作,西泽人民在反蒋战争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纪念英烈、教育后代,年12月建此纪念塔。年2月被命名为曲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威这些红色革命根据地
作为宣威人的你
到过哪些地方呢
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广告也精彩,点击有惊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