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冬腊月,一声声猪嚎响彻天际,将朦胧的天空撕开一道裂缝,猪叫声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便在村村寨寨奏响,一幅幅“杀年猪、吃年猪饭”为主题的“民俗年画”水墨天成,独具特色的宣威杀猪饭随着凛冽的寒风香飘四野。
这是一个“蹭饭吃”的季节,也是春节前最为喜气的时节,我有幸受邀到农村参加过几次杀猪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出生在大理,在宣威一年多的时间听得最多的是宣威美食,见得最多的也是宣威美食,仿佛宣威对吃情有独钟,什么宣威农家菜、宣威小炒、宣威火腿都成了宣威一张张吃的名片,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宣威杀猪饭。
在云南,因为民族习俗和地区差异,杀猪饭也形式多样,位于滇东北乌蒙山中的宣威杀猪饭也是云南杀猪饭的典型代表,宣威是一个极有名的地方,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的宣威火腿,也和杀猪饭有着极深的渊源,虽然当地人幽默的称宣威的名气都是猪和女人挣来的,但热情豪爽的宣威男人也名声在外,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吃着宣威充满年味的杀猪饭,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大理,回到了记忆中的杀猪饭。
这个时节,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理人,说起“杀猪饭”都是满满的回忆,人们常说到大理旅游不吃一次杀猪饭,你就不懂大理,世居苍洱之乡的大理农家,以民风淳朴和热情好客著称,每年的十冬腊月杀年猪,是云南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的习俗,大理乡下的农家大多都要宰杀上一头年猪,请来亲朋好友大吃一顿,顽皮的孩童三五成群围着农家的院子上蹦下跳,欢乐就此开始。
无需多久,年猪就会被几个壮汉按上案板,杀猪匠手起刀落,猪儿鲜血喷涌,歇斯底里的嘶鸣声变为渐渐消去的惨叫,便知道今天的杀猪饭便正式有了着落。
大理的杀猪饭,最有特色的当属火烧猪,先用稻草烧燎猪皮并用火灰焐透,然后冲洗干净开膛,其特色菜火烧生皮嫩脆不韧,散发一股稻草特有的香味,吃法是直接蘸以特制调料即可,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头道菜,也是独特的地方菜肴,虽然对于外地人来说生皮生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好奇心的驱使进行尝试一下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经历,不过腌菜炒猪肉、猪血青菜芋头汤、新鲜猪肉做成的酥肉、粉蒸肉等原汁原味的正宗“土八碗”等令人馋涎欲滴、胃口大开的鲜香美味,必定会让你如愿以偿地一饱口福,吃得你笑逐颜开、心花怒放。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虽然时代在进步,但人们对杀猪饭的热情好似并没有衰减,人们对自然、对亲情、对质朴的一种向往还在延续,现在的人大都聚少离多,大多都比较忙,很难聚在一起,只有在杀年猪,吃杀猪饭的时候,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自然而然勾起心中存留的那一点家乡的味道,怀念在吃杀猪饭时那一大帮人其乐融融的人情氛围,犹记得大人们在八仙桌上称兄道弟,一阵推杯换盏之后,这一年来农村里发生的小情大事、外面遭遇的颠沛流离,都在一杯杯廉价的白酒中,碰撞出了个清楚明白,小孩们在其间穿梭游走,嬉笑玩耍,比过年还热闹。而对无法归家的人们来说,杀猪饭则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对故乡的一种思念、一缕乡愁,那种跨越时空界限的乡愁将是给在外的游子一点对家乡的期盼,一种回归故里的梦境。
吃着宣威的杀猪饭,看着他们谈笑风生,到处欢声笑语,幸福甜蜜,仿佛我也成了一个宣威人,在陌生的城市吃着熟悉的杀猪饭,叨拉着家常,叙说着过往,听说,在宣威工作的大理人不少,遗憾我认识的寥寥可数,也许很多大理人也成了宣威人,就此相距千里的人们谈论着相同的话题,吃着同样意义深远的杀猪饭,其乐融融。
走在宣威的大街上,大理风味、大理石锅鱼、丽江石斑鱼、丽江腊排骨等特色的地域招牌随处可见,地域融合,风俗同化,晒着冬日暖阳,有那么一瞬间已分不清自己身在何方,情归何处,当然对于很多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来说,杀年猪仍是归巢的感召,是父母殷殷的期盼,不管行程多远,都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和家人吃个团圆饭,你是在外的大理游子吗?今年我们一起邀请你身边的宣威人去大理吃杀猪饭吧,去享受那一份超越距离的亲情。
有一种乡愁难以抗拒,叫大理人在宣威吃杀猪饭!(作者:张杨)
来源:宣威市档案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