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普立乡跑马路村民族团结促和谐美丽乡村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精神,宣威市普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一手抓民族文化保护,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结合跑马路村实际,念好“山字经”,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跑马路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彝族聚居的村寨,隶属于普立村委会,位于普立乡北边,西与大紫营山、北与卡乌村委会接壤,距离乡政府1公里、宣威市区53公里,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乡风纯朴。近年来,跑马路村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契机,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经济,如今的跑马路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提升人居环境。跑马路村以山秀水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和彝族农耕文化为特色,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乡愁记忆为灵魂,打造出了一幅山水相依、山青水绿、人居和谐、男耕女织、悠然自得、犹如世外桃源的乡村宜居画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特色小道旁鲜花簇拥,农人们在竹篱笆镶嵌的小菜园里忙碌着一年的农事,家家户户外墙上绘制的民族壁画展示着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完善基础设施。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具有彝族特色文化活动室㎡,并配套办公桌椅及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彝族民族文化小广场㎡;新建公厕25㎡;支砌挡墙m3;设立彝族文化元素设施墙㎡;增加活动场所照明设施5盏;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标识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房屋屋顶维修加固㎡;进村道路宽3.5米,长米;对七条村内道路进行改建硬化建设,全长米,宽2米,厚20公分;污水管网直径80cm,长米;村外新建畜圈㎡;新增20盏彝族纹饰特色太阳能路灯。为改善民生条件,还对跑马路村共25户农户,开展人畜饮水工程、电信网络全覆盖工程,规范用电线路,并为村内配备2台垃圾箱。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实际,以普立村委会为单位注册成立宣威市常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为社员,流转土地亩,种植洋芋亩、党参90亩、大黄亩,建成0㎡养殖场1个、m3冷库1个、平方米扶贫车间1个、香菇种植基地大棚亩等,通过创造产业收益和提供务工岗位的方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保护民族文化。跑马路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走进跑马路村,满满的彝族风情扑面而来,一排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村间小道上,白色的墙壁上一幅幅逼真动人的壁画展示着彝族阿细人的生活情景、歌舞文化等风俗。跑马路村民族文化浓厚,一直保留着彝族的传统文化。烟盒舞是彝族群众主要的娱乐方式,为了让这项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闲暇之余,群众们会穿上盛装相约一起,在小广场上弹起三弦,跳起烟盒舞。绚烂的服饰,悦耳的弦声,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中绽放最美的彝族风情。火把节是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村民们就要开始杀猪宰牛,叫上亲朋好友同聚一堂,共享欢乐。促进民族团结。崭新的民居、优美的环境、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让跑马路村群众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提高。每年,该村都会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宣传教育培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建设已经是全体村民的共识。由于是传统的彝族村寨,村里的群众都有着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平时邻里关系十分和谐,多年来无民族因素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构建了村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跑马路村在实施民族团结示范进步村建设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年以来,跑马路村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创建工作成绩显著。村寨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得到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彝族风情体验已基本成型,如今的跑马路村已经成为产业强、群众富、村美人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绘出了美丽乡村的新画卷。(作者:田友利)编辑李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zx/6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