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盘县火腿发展踏上风火轮

题引

蓦然之间,盘县火腿“火”了!

  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产地咨询电话响个不停,大量订单纷飞而至,10多个省市的客商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

  盘县火腿命运出现了巨大转折,让盘州市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农户看到了新的希望,迸发出了新的活力。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要让盘县火腿“规模要上去、味道要鲜美、品牌要响亮”。通过苦干实干,让盘县火腿的名声更响,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历时一年多成就精品腿

整形切割火腿

历史悠久坚持传统工艺被认可

  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盘州市,气候寒凉,为腌制优质火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盘县火腿又名“火肉”、“兰熏”,是腌制或熏制的猪腿,制作采用当地的纯种猪、膘厚肉细。其形似琵琶,皮色腊黄,瘦肉桃红色或玫瑰色,肥肉乳白色,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著称,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腿”之一。

  事实上,盘州做火腿有着数百年的传统。元朝时候,《普安厅志》就有盘州人腌制火腿的记载。据说盘县火腿的形成与明代外来人士移民贵州有关。在明朝时期,中央王朝下令汉族调北镇南,江南一带汉族大量入黔,民屯、商屯、军屯使贵州西部人口倍增,他们还带来了“冬藏火腿夏食用”的生活习俗,融入当地后,便成为云贵高原盘县火腿的工艺特点。

  随着时间推移,当地民间加工火腿和食用火腿的传统越发盛行,而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火腿工艺与火腿文化却传承完整。因火腿腌制工艺独特,其含盐量介于金华火腿与宣威火腿之间,因此具有浓烈的地方传统风味特色。《火腿制作工艺》并被六盘水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六盘水高度重视盘州火腿产业的发展,不论是有关火腿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名牌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等培育及申报工作;还是成立火腿产业发展办公室和发展中心,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盘县火腿品牌建设、产业发展。

  年5月,经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成的评审专家分别就盘县火腿的原料,加工工艺,生产时间及生产周期、发酵时间,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等级的划分等方面进行了评审,专家成员全票通过盘县火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盘县岩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六盘水市红果康盛火腿加工厂、盘县旺火炉生态猪肉制品开发有限公司、盘县恒泰火腿加工厂、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5家火腿加工企业获批准使用“盘县火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目前,当地经注册的火腿类商标已达28件,并有1件成为了贵州省著名商标。规模大的几家企业每年加工的数百吨火腿产品,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除了在省内热销,在国内外也深得顾客喜爱。

倾力铸牌誓不再为他人做嫁衣

  别看盘县火腿如今名气如日中天令人羡慕,产业的兴起也让许多贫困户踏上了致富路,但是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却一直扮演着“绿叶”和“配角”角色。

  每年冬季,大量客商纷纷闻香而来上门求购火腿,手艺和信誉度好的一些作坊,甚至还出现门庭若市般的火爆。不过,这些客商看中的不是成品,而是当地火腿原材料和半成品。客商经手后,再将盘县火腿贴上其他品牌的火腿在全国销售。

  提及前些年贴牌销售,龙头企业盘州(原盘县)恒泰火腿加工厂经理张英是一声叹息,历历往事开始在她脑中回放。

  张英一家可说是制作火腿的世家,解放初期,她爷爷就开店加工火腿,每年就要腌制几十个火腿。到改革开放初期他父亲当家开设小作坊加工时,每年的腌制数量达二十余吨。

  不过,由于当时宣威火腿和金华火腿已经出名,他们到云南崇明销售时,说盘县火腿根本无人问津。无奈之下,只能对外谎称是宣威火腿,才将手中的产品卖了出去。谁料,云南崇明县的国营饭店和招待所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正宗的盘县火腿品尝对比发现,盘县火腿口感明显优于宣威火腿;对方得知实情后,就成了他们长期的稳定客户。

  “贴牌”销售现象远远不仅如此,由于火腿产业发展基础弱,生产条件、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产品研发、产品品牌知名度低等因素,大量盘县火腿每年以原材料方式被宣威火腿收购贴牌销售。

  据当地火腿产业发展统计,目前,盘州市的火腿产量约为50万支/年(吨)以上,但是以盘州自己品牌销售的不到4万支(多吨),仅仅只占了十分之一的份额。

  “别人能做,为什么不自己做?”面对当时的产业发展困局,盘州人服气,但不服输,并形成共识,力争通过点滴努力,重塑盘县火腿品牌新形象,打响盘县火腿品牌。

  首先,从年开始,有实力的小坊升格成了企业,并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先后获得龙头企业、著名商标、名牌企业。其次,充分利用全国的各种展销会和博览会机会,零距离展现盘县火腿魅力。再次,年,《盘县火腿省级地方标准》正始施行,其把模糊的东西清晰化,把清晰的东西标准化,把标准的东西制度化,全方位提升了产品品质。发展方兴未艾,在不甘人后的盘州,上下凝心聚力努力,总体发展形势日趋好转,各种纪录在不断刷新。

肥瘦适宜的猪后腿才能制成火腿,收购到中意的原材料,满载而归的心情总是令人愉悦的。

信心倍增 因市场前景潜力无限

  11月20日,初冬的盘州,天空细雨绵绵,云雾缭绕,阵阵寒风袭来,让人们肌肤感到了丝丝寒意。

  在盘州,人们看到了盘县火腿即将迎来发展春天,所有人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再冷的天气也挡不住拼搏实干的激情。

  在盘州的乡间公路上,随时会看到有火腿加工企业收购猪后腿原料的车辆风驰电掣,生怕晚半拍就会被别人抢走原材料。

  在各个乡镇的农贸集市,收购火腿原料的工人嗓门明显提高了几个“分贝”,声称“只要质量过关,价格好商量!”

  在生猪养殖场或畜圈边,农户弄的猪食量更足,巡视次数增加,脸上堆满了笑颜。坦言伺候好它们,家里生活就有了盼头,脱贫致富将不再是梦;

  ……

  在恒泰火腿加工厂厂区,刚从外边收购猪后腿原料来的工人告诉记者:“我们上午收了3吨多,价格比以往要高,为了保证货量,今天还得去其他地方收几吨。”

  这位工人兴奋地说,企业自从党的十九大以后,就收到了大量的订货单,十多个省的销售商上门谈合作;不过,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老板却十分为难。原来,火腿加工并非现制现卖,按传统工艺加工,需要一年或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加工步骤。如果合作,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现货,将现有的产品全部卖出,肯定会出现断档脱销。无奈之下,只能一一婉拒。

  盘州各火腿加工企业深知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步伐等不起,更慢不得,个个铆足劲,准备大展拳脚。

  以恒泰火腿加工厂为例,一是将生产火腿的加工量从年的吨增加到今年的吨;二是准备增加火腿油辣椒、火腿酱等火腿延伸产品,力争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万元;

  而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清丹更是已在计划寻新厂房,将规模扩大三倍,实现一年腌制一万支火腿目标,并计划把火腿深加工的产品尽快做出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快。”据盘州市相关负责人透露,鉴于当地龙头企业不强,搞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准备创办一个带动火腿产业发展的龙头集团企业,投入5亿元,建设一个集产、供、销一条龙式产业链,让众多从事火腿加工的企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经洗晒整形后,火腿上挂风干,此时已日渐香飘四溢

上下齐心 让盘县火腿乘势而为

  完成自身提档升级,布局新的实体店,扩建生猪养殖基地,开拓电商平台……企业有了新目标,产业有了新动力,盘州正通过不同的途径,抢占先机,在让盘县火腿真正打响市场的路上,盘州市提出具体要求——

  坚持塑好一块“牌”:盘县火腿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宣威火腿和浙江金华火腿相比有更加独特的香味,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盘县火腿亚硫酸盐含量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进行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从原料收购到火腿成品销售,将每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按照消费者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创造和提升产品质量。

  守住一道关: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应“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理念,守好道德和良心“底线”,不碰相关法规“红线”,让绿色、放心、安全成为新的品牌符号。

  全力优服务;与农户建立起有效利益机制,推动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对养殖、收购、服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形成产、供、销、深加工一条龙产业链。

  创新拓路子:一是注重“传统工艺”与“食品安全”结合,“绿色产业”与“科技产业”结合;二是基于“传统、科技、人文、绿色”的基础建立火腿产业链条;三是在增加科技投入,研发火腿工艺;四是加大产品开发速度,推出新型火腿产品。

  在盘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谭光灿看来,除了正在为其申报的地理证明商标增加影响力,以及加强打假执法维护其品牌形象外,要想让盘县火腿形成千帆竞发的态势,还得做好几个“大”。 

  在“大数据”上: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整合盘县火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运输企业、消费者、电商等方面数据,实现电子商务运行“一站化”,面向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商务代理、网络支付、融资担保和技术支持等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利用大数据资源开展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等业务,采取“互联网+”模式,将盘县火腿的发展融入电子商务云工程中。另一方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云平台,创新构建全国领先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媒体监督、消费者参与的社会管理“贵州模式”,促进健康消费,形成完整盘县火腿产业链。

  在“大扶贫”上:将盘县火腿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通过盘县火腿产业的发展带动生猪养殖场、养殖户等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以火腿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合作社+电商扶贫+协会”的模式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原则,与生猪养殖场、养殖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稳固的购销关系。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在“大健康”上:尽快完善盘县火腿原料供应体系、溯源体系、“三品一标”品牌体系等建设,将盘县火腿打造成“大健康绿色旅游产品”,实现游客与旅游产品的“无缝对接”。 在“大龙头”上:组建一家大型的龙头公司,对“盘县火腿”形成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统一推广、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设点的发展模式,抱团发展、组团出击,打好组合拳。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周朝义

责编:陈迅

编辑:祝宇豪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weizx.com/xwsls/1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