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日星期四
今日,我们一起速览云南新闻大事件!
昆明呈黄路北段力争年内全面建成
作为昆明新机场重要配套基础设施的呈黄路(经开区段)北段已实现主线贯通,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现正按计划加快推进建设进度,昆明经开区将力争在年底实现呈黄路(经开区段)北段的全面建成。
呈黄路(经开区段)全长米,按城市快速干道标准建设,起自老石龙公路小新册村、经开区与呈贡区交界处,止于经开区北部边界,连通机场高速。
曲靖宣威努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宣威市加快完善农业“三大体系”,切实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该市今年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确保实现粮食产量8.7亿公斤的基础上,着力抓好烤烟种植,扩大青贮玉米、加工型马铃薯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新建特色产业园10个以上。加快“宣和猪”猪种推广步伐,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做好品牌推介、市场营销等工作,推动火腿加工集团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加快发展辣椒、魔芋、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力促云淀淀粉、坤太调味品等品牌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着力打造1-2个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玉溪澄江县右所镇C、D级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自实施农村C、D级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澄江县右所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县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抓住重难点,推进工程建设,全镇C、D级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
据了解,右所镇危房加固改造按照分级补助和修缮加固“一户一方案”的模式,围绕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结构稳定、建筑材料质量合格、施工操作规范的原则,为群众提供质量安全的住房保障,解决了群众住房的后顾之忧,为帮扶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昭通水富“四下乡”活动打造惠民盛宴
寒冬腊月,水富年科技、文化、卫生、计生“四下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1月29日,水富县15个部门联合到向家坝镇迎新社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计生“四下乡”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送去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健康义诊、科技咨询、安全知识宣传、赠送种植和养殖科技书籍与画册、赠写春联等形式,把科技知识和温暖送到乡村群众身边。
楚雄南华雨露乡油菜花盛开美不胜收
走进南华县雨露乡镇模河村委会,百亩金黄色的油菜花开满田间,微风吹过,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花丛中蜜蜂飞来飞去。据悉,该村共种植油菜亩,预计可为当地群众增收25万元,助力贫困户脱贫。
“村里种植油菜多的农户达3亩左右,预计可增收多元。”该村村委会主任介绍。“油菜种植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当前,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金灿灿的油菜花与周围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红河弥勒喜获“中国生态美食之乡”称号
经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组评审,弥勒市荣获“中国生态美食之乡”称号并于近日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匾牌。这是红河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弥勒市作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优质的美食材料。近年来,该市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抓手,以“生态食材、文化美食”为推介理念,进一步挖掘当地美食文化内涵、传承创新烹饪技艺、延伸美食产业链条,积极打造高品质弥勒美食,创建云南特色餐饮名店、特色菜品、特色小吃。
丽江华坪县永兴三股水村茶产业促农增收致富
“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我家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我还建了新房,刚刚搬迁入住。”家住永兴乡三股水的村民江正东高兴地告诉笔者。他家种植茶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家里有了一定积蓄,去年6月他开始修建新房,投资了40万元新建了一栋平方米的两层新居。像他家一样,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改善了生活,新建了房屋的村民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就有12户,还有2户对旧宅进行了翻新改建。
华坪县永兴乡三股水村位于永兴乡政府东面,全村共有42户人。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引导下,全村群众开始试种茶叶,通过30年的发展,当地的茶叶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余亩,达丰产期的有余亩,户均种植面积30亩以上,户均纯收入3.5万元以上。乌木春系列茶叶走俏市场,享誉全省,三股水村还是丽江市的重点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迪庆香格里拉市上江林场与村民小组签订公益林划定协议
近日,香格里拉市上江林场(站)及时公示该乡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公示期满后,林场(站)将与各村民小组签订《香格里拉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协议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保护管理。
文山丘北治理石漠化成效明显
近年来,丘北县把生态治理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立足县情、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办法,治理石漠化成效明显。
丘北县是云南省6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县之一,为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县由发改牵头,县财政局、县农科局、县林业局和县水务局等部门配合,认真细致地做好全县“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的石漠化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编制上报全县石漠化治理项目申报工作,7年来共争取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资金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共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年均.2万元,“十三五”期间,年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年争取项目资金万元,为石漠化治理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全县在实施坡改梯、田间生产道路、排灌沟渠、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具体项目时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
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程建设,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达到了预期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西双版纳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勐腊力阻“病根”变“穷根”
勐腊县把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健康勐腊建设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卫计深度融合优势,强化资金、人力、技术、设备“四个保障”,落实目标、责任、措施、考核、时间“五项要求”,力阻贫困群众“病根”变“穷根”。
勐腊县在县内医疗机构统一建立了一站式报销综合服务窗口,对所有贫困对象开辟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患者仅需支付总费用的10%,剩余的费用由“四重保障”全部报销。
健康扶贫是实打实的“干货”,贫困地区群众对此期望值很高。围绕贫困患者最为关心的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等问题,勐腊县建立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机制四重保障措施,细化落实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参保、门诊和住院医保、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实现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等九个确保。
普洱墨江县联珠镇烟后种玉米助农户增收
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在烟叶采收中期将处理好的玉米种子直接播种到烟田地。烟后玉米种植的各个关键时期,联珠镇农业服务中心及时派出技术人员对玉米中耕除草、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目前,联珠镇种植的亩烟后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亩产达公斤,总产量约35吨,可实现总产值70万元。
大理高原粳稻示范项目实现增产增收
年,大理州依托云龙县原珠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漕涧镇承担实施的“云龙县高原粳稻‘两减一增,绿色防控’综合应用集成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承担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州、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年完成种植推广示范面积亩,其中连片示范面积50亩,经省州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16公斤,亩产值比大面积种植的其他水稻增收元,项目实现了增产增收。
保山退耕还林还草助农增收
日前,记者从保山市召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得知,年至年上级下达全市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7万亩、退耕还草3.4万亩,现已完成7万亩(还林5.2万亩、还草1.8万亩)。
据悉,退耕还林5.2万亩,共涉及32个乡镇、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乡1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退耕还草共涉及12个乡镇、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乡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自年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保山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植后续产业,建立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长效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在完成的5.2万亩退耕还林中,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了以核桃、澳洲坚果、芒果等树种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亩和以华山松、西南桦、旱冬瓜为主的用材林亩;经济林产后按元/亩/年测算,年产值1.32亿元,退耕还林农户(户)户均年增收元;用材林按20年每亩蓄积20立方米,0元/立方米测算,亩用材林可增加15.9万立方米木材储备,产值万元,退耕农户户均增收元,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农户增收的共同提升。
德宏林下经济发展助力苏典乡脱贫致富
“去年,草果是我家的收入大头,我们夫妻俩仅种草果收入就达3万多元,我家种植规模小,起步慢,能有这么好的收入,这要感谢州和县林业局提供的良种,也要感谢乡政府一直以来的扶持……”面对记者,盈江县苏典乡街道村傈僳汉子早旺雄开心地说。
据乡政府负责人介绍,苏典乡去年林下经济获得了大丰收:年,全乡草果种植面积达.5亩,收入元;野茶种植面积亩,收入元;刺竹笋面积亩,收入元;坚果总面积亩,收入元;核桃总面积亩,收入元,林下经济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怒江泸水市大练地17个村民活动场所春节前可建成使用
大练地村现有16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超过0人。村党总支现有党员名,下设大山坝党支部、城墙坝党支部、大山脚党支部,共17个党小组。截至年底,泸水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完工了1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房屋主体工程,但尚未完善配套设施、有效发挥基层阵地功能。
年以来,挂联帮扶大练地村的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委厅领导多次深入大练地村调研,并以支部结对共建为抓手,拨付专项资金80万元用于帮扶大练地村、新建村全面建设两村17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
为让帮扶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专门组织人员赴腾冲市考察学习,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大练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实战队动员本村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活动场所的厨房、卫生厕所以及地面平整绿化建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桌椅板凳、书架书柜、电子设备等已配置完成,场地平整绿化工作正在进行中,春节前,各个活动场所将投入使用。
临沧凤庆县强化蔗糖产业提质增效
凤庆县不断加强甘蔗种植科技培训力度,有力推进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该县糖办、农业、科技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一线工作法,将技术骨干力量下沉,巡回指导蔗区群众开展甘蔗种植,分片定人定责,深入各村组召开培训会、现场会、下田到户指导甘蔗种植和管理技术,重点对甘蔗配方肥使用、全膜覆盖节水保肥栽培、高效低毒农药防控等综合实用技术进行专题培训,为“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大膜覆盖全域化”提供技术保障,努力确保在/榨季新植蔗全膜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宿根蔗全膜覆盖1万亩以上。蔗糖公司总结改进和收集各种技术措施,制作技术光碟,不断加大对种、管、砍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宣传力度,积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