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1月31日以来,宣威市普遍降温。连续几天温度都在0度以下,从交通出行到生活饮用水,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次连续性降温,导致宣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18万亩,经济损失万元。
受冷空气影响,宣威市于1月31日气温骤降,2月1日—2月5日冷空气持续加强,全市28个乡镇普降小雪及冻雨,平均气温降至-5℃,部分高海拔乡镇最低气温达-10℃。此次雨雪灾害,范围广、强度大,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农田管网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18万亩,成灾7.56万亩,绝收0.5万亩,预计灾害损失粮食产量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万元,其中:粮食作物受灾7万亩、成灾3.3万亩,预计损失产量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万元(其中:蚕豆受灾4万亩,成灾1.5万亩,折合经济损失万元;杂粮杂豆受灾3万亩,成灾1.8万亩,折合经济损失万元;大春马铃薯种薯冻坏吨,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魔芋种子冻坏7.5吨,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经济作物受灾12.18万亩,成灾4.26万亩,绝收0.5万亩,预计灾害损失产量万公斤,折合经济损失万元。(其中:油菜受灾1万亩,成灾0.5万亩;蔬菜受灾11.2万亩,成灾3.5万亩,绝收0.5万亩;花卉受灾0.68万亩,成灾0.12万亩;水果等其他经作受灾0.3万亩,成灾0.1万亩)。
为减轻此次雨雪凌冻对农作物的灾害损失,宣威市农业局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查灾核灾,制定了四条防冻抗灾补救措施,并组织市乡村三级科技人员深入灾区、深入田间组织群众抗灾救灾,力争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做好农作物种子调供工作。鉴于此次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春播作物补用种量增大,将造成种子紧缺,种价上涨,多方组织调供种子,满足抗灾救灾需求。
二、搞好春播秧苗苗床管理,确保苗齐、苗状、苗足。对小拱棚育苗的辣秧,茄秧等秧苗床地压实密封,并在原有两膜一盖的基础上,加盖草席或稻草、玉米杆等保温材料后,距第一层拱膜15厘米左右再覆盖一层薄膜,形成三膜两盖(两层拱膜和一层平膜,膜内外各一层覆盖物),增加棚内温度,防止冻死、冻坏秧苗。对平膜育苗的按小拱棚育苗技术管护。
三、分类指导,落实冬播作物防冻抗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