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宣威市教育局、西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西宁中心学校杨鹄校长带领并由教科中心潘维香主任的组织下,宣威市西宁一小、西宁二小、西宁三小、明德小学、马街小学、花椒小学、下关小学、中一幼儿园等八校(园)共计22人,参加了由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十二五”课题结题表彰大会。本次会议由“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和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承办,于11月26日——29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郑增仪,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张健秘书长,台湾国学教学专家程风,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人员,以及北京、广东、山东、四川、云南、河南、河北、内蒙古、青海、江西、辽宁等地的代表,围绕探索高效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培养进行了研讨,并对参与课题并顺利结题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进行了表彰。年5月,在宣威市西宁街道中心学校杨鹄校长的主导下,以教科中心潘维香主任为主持人、西宁一小付登奖老师、西宁二小耿雪雁老师、明德小学顾培英老师、中一幼儿园樊冬梅老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组成立,并获得了宣威市教育局、西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鼎力支持,课题组参加并成为“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养研究课题实验》,并承担《小学、幼儿园人格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构建上的有机融合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至年5月,历时两年。从参加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历经了“学习、培训、实践、应用、提高、反思”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使学生人格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构建上的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理论体系与操作方法日臻完善。同时,尝试建构国学经典诵读多学科整合指导课授课模式、探索了国学经典诵读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实验目标,圆满结题并获得优秀结题证书。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潘维香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耿雪雁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顾培英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付登奖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真实的生活,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加油??????——樊冬梅课题组主持人潘维香老师被聘为“第七界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现场课评委,承担中小学传统文化示范课的现场评审工作。评委潘维香老师(左一)课题组成员付登奖老师带来的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课例《聊春联》荣获第七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现场课比赛一等奖。课题组成员樊冬梅老师带来的幼儿园大班综合课《百家姓》荣获第七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现场课比赛一等奖。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宣威市西宁中心学校一直重视以研促教,以汲取和传承传统文化中优秀行为习惯养成为目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在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相信在宣威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宣威市西宁中心学校的努力下,传统文化一定会在宣威进一步普及,同时期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路上一路浇灌,让它开出更灿烂的传统文化之花!
来源:宣威市中一幼儿园樊冬梅